標題: 高薪低報不起訴的案例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9-7-28 19:51 
219.85.180.48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以下案例為什麼不起訴呢?



裁判字號: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00 年易字第 2820 號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CDM,100%2c%e6%98%93%2c2820%2c20110930%2c1


刑事判決裁判日期:民國 100 年 09 月 30 日
裁判案由:偽造文書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刑事判決100年度易字第2820號

公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吉原
上列被告因偽造文書案件,經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聲請
案號:100年度偵字第5657號),本院臺中簡易庭認不宜逕以簡
易判決處刑(100年度中簡字第1660號),改依通常訴訟程序審
判,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鄭吉原無罪。
    理    由
一、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鄭吉原係設址在臺中市○
    區○○○路238號6樓之1「大頤事業有限公司」(下稱:大
    頤公司)之負責人;明知各投保單位僱用勞工後,應依勞工
    保險條例第11條規定,於其所屬勞工到職之日列表通知保險
    人,且依同條例第14條及其施行細則第32條規定勞工投保薪
    資應按其全月薪資總額,以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之工資為
    準,即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
    、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
    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再依「勞工保險投保
    薪資分級表」之規定等級金額確實填報。被告鄭吉源為降低
    投保單位大頤公司每月應負擔之勞工保險保險費,竟基於使
    公務員登載不實之單一犯意,於民國(下同)97年2月25日
    ,為97年2月18日到職之勞工即告訴人林盈朱申報加保勞工
    保險時,明知告訴人林盈朱之每月薪資為新臺幣(下同)2
    萬6000元至2萬8000元,屬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所列第
    13級之範圍,其月投保薪資應為2萬8800元,竟向勞工保險
    局(以下簡稱勞保局)申報告訴人林盈朱之月投保薪資為2
    萬5200元之不實事項,減少大頤公司對於勞工保險費用之支
    出,足生損害於告訴人林盈朱及勞保局對勞工保險管理、投
    保薪資額申報之正確性。迄至99年9月間,告訴人林盈朱向
    勞保局申訴,經查明屬實,大頤公司始更正前開投保薪資,
    告訴人林盈朱並於99年10月5日離職。因認被告鄭吉原涉犯
    刑法第214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云云。
二、程序及證據能力部分:
(一)按檢察官聲請以簡易判決處刑之案件,經法院認為有刑事
      訴訟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之情形者,應適用通常程序
      審判之,同法第452條定有明文。本院認本件有刑事訴訟
      法第451條之1第4項但書之情形,不得以簡易判決處刑,
      應適用通常程序審理之,合先敘明。
(二)按現行刑事訴訟法為保障被告之反對詰問權,排除具有虛
      偽危險性之傳聞證據,以求實體真實之發見,於該法第15
      9條第1項明定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或書面陳述,
      除法律有規定者外,不得作為證據。又被告以外之人於審
      判外之陳述,雖不符前4條之規定(即刑事訴訟法第159條
      之1至159條之4),而經當事人於審判程序同意作為證據
      ,法院審酌該言詞陳述或書面陳述作成時之情況,認為適
      當者,亦得為證據;當事人、代理人或辯護人於法院調查
      證據時,知有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不得為證據之情形
      ,而未於言詞辯論終結前聲明異議者,視為有前項之同意
      ,同法第159條之5亦定有明文。考其立法意旨在於傳聞證
      據未經當事人之反對詰問予以核實,原則上先予排除。惟
      若當事人已放棄反對詰問權,於審判程序中表明同意該等
      傳聞證據可作為證據;或於言詞辯論終結前未聲明異議,
      基於尊重當事人對傳聞證據之處分權,及證據資料愈豐富
      ,愈有助於真實發見之理念,且強化言詞辯論主義,使訴
      訟程序得以順暢進行,上開傳聞證據亦均具有證據能力。
      本件以下所引被告以外之人於審判外之言詞及書面陳述,
      業經本院審理時予以提示並告以要旨,各經檢察官及被告
      表示意見,當事人已知該等陳述乃傳聞證據,均未於言詞
      辯論終結前對該等證據內容異議,依上開規定,本院審酌
      該等證據作成時,並無人情施壓或干擾,亦無不當取供之
      情形,認為以之作為本案之證據亦屬適當,是該等證據自
      均具有證據能力。
(三)又本案判決以下所引用之非供述證據,均係依法定程序合
      法取得,並與本案均具有關聯性,且業經本院依法踐行調
      查證據程序,公訴人及被告等復均不爭執各該證據之證據
      能力,且亦查無依法應排除其證據能力之情形,是該等證
      據之證據能力亦均無疑義,均先予敘明。
三、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又
    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15
    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復按認定不利於被
    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茍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事
    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之
    證據,縱認被告抗辯或反證係屬虛偽,仍不能以此資為積極
    證據應予採信之理由;又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發
    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方
    法,以為裁判基礎;再者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以
    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接
    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
    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倘
    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事實審
    法院復已就其心證上理由予以闡述,敘明其如何無從為有罪
    之確信,因而為無罪之判決,尚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最高法
    院30年上字第816號、30年上字第482號、40年臺上字第86號
    、76年臺上字第4986號判例參照)。另按刑事訴訟法第161
    條已於91年2月8日修正公布,其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
    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因此
    ,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
    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
    ,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
    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
    高法院92年臺上字第128號判例參照)。
四、次按刑法第214條所謂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事項於公文書罪,
    須一經他人之聲明或申報,公務員即有登載之義務,並依其
    所為之聲明或申報予以登載,而屬不實之事項者,始足構成
    ,若其所為聲明或申報,公務員尚須為實質之審查,以判斷
    其真實與否,始得為一定之記載者,即非本罪所稱之使公務
    員登載不實(最高法院73年台上字第1710號判例意旨參照)
    。又依勞工保險條例第10條第3項:「保險人為查核投保單
    位勞工人數、工作情況及薪資,必要時得查對其員工或會員
    名冊、出勤工作紀錄及薪資帳冊。」;第72條第2項:「投
    保單位違背本條例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
    多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
    處以二倍罰鍰,並追繳其溢領給付金額。勞工因此所受損失
    ,應由投保單位賠償之。」;及第72條第3項:「保險人依
    第10條第3項之規定查對員工或會員名冊、出勤工作紀錄及
    薪資帳冊時,投保單位拒不出示者,處以……罰鍰。」等規
    定,復參諸同條例第10條第3項之立法理由「為避免投保單
    位將不合規定之人員申報投保,配合加強查核工作之需要,
    酌增查核範圍及查對資料」所示,顯見中央勞工保險局(以
    下稱勞保局)承辦人員,對於投保單位申報之員工薪資額,
    尚有實質之審查權責,並非一經申報即予登載甚明(最高法
    院82年臺非字第402號、83年臺非字第239、327號、84年臺
    非字第37號判決意旨參照)。
五、本件公訴人認被告鄭吉原涉有上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
    無非以(1)告訴人林盈朱之指述;(2)證人即大頤公司會計張
    玉芬於偵查中之證述;(3)告訴人林盈朱所提之勞保局99年
    10月13日保承行字第09910400802號函、已繳納勞工個人專
    戶明細資料、勞工保險局異動查詢資料等,為其主要論據。
    訊據被告亦坦承確有未依規定據實申報告訴人林盈朱每月投
    保薪資金額,並有高薪低報之事實,僅陳稱:伊是無心之過
    ,絕非意在剝削勞工權益,且伊已經行政單位處罰,並已與
    告訴人和解等語。
六、經查:本件被告鄭吉原向勞保局辦理告訴人之勞工保險,未
    依規定據實申報月投保薪資金額,並有高薪低報乙節,業據
    被告供承不諱,並經告訴人林盈珠、證人張玉芬分別指證明
    確,復有告訴人林盈朱歷次薪資發放表、勞工保險被保險人
    投保資料表、勞保局99年10月13日保承行字第09910400802
    號函、已繳納勞工個人專戶明細資料、勞工保險局異動查詢
    等資料在卷足憑,此部分事實固堪認定。惟勞保局承辦之公
    務員,對於投保單位申報之員工薪資額,依上揭勞工保險條
    例第10條第3項、第72條第2項、第3項規定及第10條第3項之
    立法理由,既負有實質審查之權責,並非投保單位一經申報
    即予登載,則被告向勞保局辦理勞工保險,雖有未依規定據
    實申報月投保薪資金額,並有高薪低報之情事,然其正確與
    否,既有待勞保局實質查核,縱被告故意將投保薪資金額以
    多報少而申報不實,亦與刑法第214條所規定之「使公務員
    登載不實」之構成要件不符。綜上,被告向勞保局辦理投保
    勞工保險,以多報少而申報不實投保薪資之行為,尚難認與
    刑法第214條之犯罪構成要件相符,自無從以該罪相繩之。
    從而,本件尚不能認被告確有公訴人所指之使公務員登載不
    實犯行,揆諸首揭說明,自應為被告無罪之諭知,以昭審慎
    。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452條、第301條第1項,判決如主
文。
本案經檢察官鄒千芝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9     月    30    日
                  刑事第五庭    法  官  簡璽容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收受送達後10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書狀,並應
敘述具體理由;其未敘述上訴理由者,應於上訴期間屆滿後20日
內向本院補提理由書(均須按他造當事人之人數附繕本)「切勿
逕送上級法院」。
告訴人或被害人對於判決如有不服具備理由請求檢察官上訴者,
其上訴期間之計算係以檢察官收受判決正本之日期為準。
                                書記官  張雅如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0    月    3     日





裁判字號:
臺灣高等法院 臺中分院 100 年上易字第 1434 號刑事判決      
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CHM,100%2c%e4%b8%8a%e6%98%93%2c1434%2c20111230%2c1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裁判案由:
偽造文書
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刑事判決    100年度上易字第1434號
上 訴 人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鄭吉原
上列上訴人因被告偽造文書案件,不服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100年
度易字第2820號中華民國100年9月30日第一審判決(聲請簡易處
刑案號: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檢察署 100年度偵字第5657號),提
起上訴,本院判決如下:
    主  文
上訴駁回。
    理  由
一、本件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意旨略以:被告鄭吉原係設址在臺中
    市○區○○○路 238號6樓之1「大頤事業有限公司」(下稱
    :大頤公司)之負責人;明知各投保單位僱用勞工後,應依
    勞工保險條例第11條規定,於其所屬勞工到職之日列表通知
    保險人,且依同條例第14條及其施行細則第32條規定勞工投
    保薪資應按其全月薪資總額,以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之工
    資為準,即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
    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
    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再依「勞工保險
    投保薪資分級表」之規定等級金額確實填報。被告為降低投
    保單位大頤公司每月應負擔之勞工保險保險費,竟基於使公
    務員登載不實之單一犯意,於民國(下同)97年 2月25日,
    為 97年2月18日到職之勞工即告訴人林盈朱申報加保勞工保
    險時,明知告訴人林盈朱之每月薪資為新臺幣(下同) 2萬
    6000元至2萬8000元,屬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所列第 13
    級之範圍,其月投保薪資應為 2萬8800元,竟向勞工保險局
    (以下簡稱勞保局)申報告訴人林盈朱之月投保薪資為 2萬
    5200元之不實事項,減少大頤公司對於勞工保險費用之支出
    ,足生損害於告訴人林盈朱及勞保局對勞工保險管理、投保
    薪資額申報之正確性。迄至 99年9月間,告訴人林盈朱向勞
    保局申訴,經查明屬實,大頤公司始更正前開投保薪資,告
    訴人林盈朱並於99年10月5日離職。因認被告涉犯刑法第214
    條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云云。
二、按犯罪事實之認定,係據以確定具體的刑罰權之基礎,自須
    經嚴格之證明,故其所憑之證據不僅應具有證據能力,且須
    經合法之調查程序,否則即不得作為有罪認定之依據。倘法
    院審理之結果,認為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而為無罪之諭知,
    即無刑法第154條第2項所謂「應依證據認定」之犯罪事實之
    存在。因此,同法第 308條前段規定,無罪之判決書只須記
    載主文及理由。而其理由之論敘,僅須與卷存證據資料相符
    ,且與經驗法則、論理法則無違即可,所使用之證據亦不以
    具有證據能力者為限,即使不具證據能力之傳聞證據,亦非
    不得資為彈劾證據使用。故無罪之判決書,就傳聞證據是否
    例外具有證據能力,本無須於理由內論敘說明(最高法院10
    0年台上字第 2980號判決可資參考)。是本件無罪判決就傳
    聞證據是否具有證據能力,即無須於理由內說明,合先敘明
    。
三、又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認定犯罪事實。
    又不能證明被告犯罪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
    154條第2項、第301條第1項分別定有明文。復按認定不利於
    被告之事實,須依積極證據,茍積極證據不足為不利於被告
    事實之認定時,即應為有利於被告之認定,更不必有何有利
    之證據,縱認被告抗辯或反證係屬虛偽,仍不能以此資為積
    極證據應予採信之理由;又事實之認定,應憑證據,如未能
    發現相當證據,或證據不足以證明,自不能以推測或擬制之
    方法,以為裁判基礎;再者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雖不
    以直接證據為限,間接證據亦包括在內,然而無論直接或間
    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
    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為有罪之認定,
    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時,事實
    審法院復已就其心證上理由予以闡述,敘明其如何無從為有
    罪之確信,因而為無罪之判決,尚不得任意指為違法(最高
    法院30年上字第816號、30年上字第482號、40年臺上字第86
    號、76年臺上字第4986號判例參照)。另按刑事訴訟法第16
    1條已於91年2月8日修正公布,其第1項規定:「檢察官就被
    告犯罪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並指出證明之方法。」,因此
    ,檢察官對於起訴之犯罪事實,應負提出證據及說服之實質
    舉證責任;倘其所提出之證據,不足為被告有罪之積極證明
    ,或其指出證明之方法,無從說服法院以形成被告有罪之心
    證,基於無罪推定之原則,自應為被告無罪判決之諭知(最
    高法院92年臺上字第128號判例參照)。
四、本件公訴人認被告涉有上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嫌,無非係
    以(1)被告坦承告訴人林盈朱之薪資為2萬8千元之事實;(2)告
    訴人林盈朱之指述;(3)證人即大頤公司會計張玉芬於偵查中
    之證述;(4))告訴人林盈朱所提之勞保局 99年10月13日保承
    行字第 09910400802號函、已繳納勞工個人專戶明細資料、
    勞工保險局異動查詢資料等,為其主要論據。訊據被告亦坦
    承確有未依規定據實申報告訴人林盈朱每月投保薪資金額,
    並有高薪低報之事實,僅陳稱:伊不了解行政上的法律規定
    ,才會以多報少等語。惟按刑法第 214條所謂使公務員登載
    不實事項於公文書罪,須一經他人之聲明或申報,公務員即
    有登載之義務,並依其所為之聲明或申報予以登載,而屬不
    實之事項者,始足構成,若其所為聲明或申報,公務員尚須
    為實質之審查,以判斷其真實與否,始得為一定之記載者,
    即非本罪所稱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最高法院73年台上字第
    1710 號判例意旨參照)。又依勞工保險條例第10條第3項:
    「保險人為查核投保單位勞工人數、工作情況及薪資,必要
    時得查對其員工或會員名冊、出勤工作紀錄及薪資帳冊。」
    ;第72條第2項(100年4月27日修正為同條第3項):「投保
    單位違背本條例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
    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處
    以2倍(100年4月27日修正為4倍)罰鍰,並追繳其溢領給付
    金額。勞工因此所受損失,應由投保單位賠償之。」;及第
    72條第3項:「保險人依第10條第3項之規定查對員工或會員
    名冊、出勤工作紀錄及薪資帳冊時,投保單位拒不出示者,
    處以……罰鍰。」(100年4月27 日修正為同條第4項:投保
    單位於保險人依第10條第3 項規定為查對時,拒不出示者,
    或違反同條第4 項規定者,處……罰鍰。)等規定,復參諸
    同條例第 10條第3項之立法理由「為避免投保單位將不合規
    定之人員申報投保,配合加強查核工作之需要,酌增查核範
    圍及查對資料」所示,顯見勞保局承辦人員,對於投保單位
    申報之員工薪資額,尚有實質之審查權責,並非一經申報即
    予登載甚明(最高法院82 年臺非字第402號、83年臺非字第
    239號、84年臺非字第37號判決意旨可資參照)。
五、經查:本件被告向勞保局辦理告訴人之勞工保險,未依規定
    據實申報月投保薪資金額,並有高薪低報乙節,業據被告供
    承不諱,並經告訴人林盈珠、證人張玉芬分別指證明確,復
    有告訴人林盈朱歷次薪資發放表、勞工保險被保險人投保資
    料表、勞保局 99年10月13日保承行字第09910400802號函、
    已繳納勞工個人專戶明細資料、勞工保險局異動查詢等資料
    在卷足憑,此部分事實固堪認定。惟勞保局承辦之公務員,
    對於投保單位申報之員工薪資額,依勞工保險條例第10條第
    3項、第72條第3項、第4項規定及第10條第3項之立法理由,
    既負有實質審查之權責,並非投保單位一經申報即予登載,
    則被告向勞保局辦理勞工保險,雖有未依規定據實申報月投
    保薪資金額,並有高薪低報之情事,然其正確與否,既有待
    勞保局實質查核,縱被告故意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而申
    報不實,亦與刑法第 214條所規定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
    之構成要件不符。綜上,被告向勞保局辦理投保勞工保險,
    以多報少而申報不實投保薪資之行為,尚難認與刑法第 214
    條之犯罪構成要件相符,自無從以該罪相繩之。從而,本件
    尚不能認被告確有公訴人所指之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犯行,揆
    諸前揭說明,原審為被告無罪之諭知,自無不合。
六、檢察官上訴意旨略以:被告於業務上文書為不實之登載後,
    持之向勞工保險局申報行使之行為,仍該當於刑法第 216條
    、第 215條之罪嫌。本件被告行使偽造業務上文書之犯行,
    已載明於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中,縱於所犯法條中漏未記載
    前開法條,亦為已受請求之事項。原判決對於被告之行使業
    務登載不實文書之犯行部分,漏未審酌而遽為無罪之判決,
    自有未洽等語。惟查本件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係記載
    「被告係大頤公司之負責人,為降低投保單位大頤公司每月
    應負擔之勞工保險保險費,竟基於使公務員登載不實之單一
    犯意,於97年2月25日,為97年2月18日到職之勞工即告訴人
    林盈朱申報加保勞工保險時,明知告訴人林盈朱之每月薪資
    為2萬6000元至2萬8000元,屬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所列
    第13級之範圍,其月投保薪資應為 2萬8800元,竟向勞保局
    申報告訴人林盈朱之月投保薪資為 2萬5200元之不實事項,
    減少大頤公司對於勞工保險費用之支出,足生損害於告訴人
    林盈朱及勞保局對勞工保險管理、投保薪資額申報之正確性
    。」完全未就被告觸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行使業務上文
    書登載不實罪之構成要件「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
    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
    人」予以載明。且本件告訴人申告被告之罪名係業務登載不
    實罪(見他字卷第 3頁、第12頁),而檢察官係就被告使公
    務員登載不實之犯行聲請簡易判決處刑,顯見檢察官並未就
    被告觸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行使業務上文書登載不實罪
    行予以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準此,本件被告使公務員登載不
    實罪嫌既經判決無罪,則被告縱觸犯刑法第216條、第215條
    行使業務上文書登載不實罪行,亦應由檢察官重行起訴。是
    檢察官以上開理由提起本件上訴,並無理由,應予駁回。
據上論結,應依刑事訴訟法第368條,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張慧瓊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刑事第十二庭  審判長法  官  康  應  龍
                                法  官  黃  家  慧
                                法  官  張  靜  琪
以上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不得上訴。
                                書記官  李  淑  芬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12    月    30    日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9-8-4 17:55 
61.64.210.96
裁判字號:臺灣臺南地方法院 91 年易字第 1685 號刑事判決 http://bit.ly/2LYQa1S
裁判日期:民國 92 年 01 月 30 日
裁判案由:違反勞動基準法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判決 九十一年度易字第一六八五號
  公 訴 人 臺灣台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被   告 丙○○  男 
        丁○○○ 女 
右列被告因違反勞動基準法案件,經檢察官提起公訴(九十一年度營偵字第一一五八
號),本院判決如左:
    主  文
丙○○、丁○○○均無罪。
    理  由
一、公訴意旨略以:被告丁○○○係位於台南縣將軍鄉長榮村六十五之五十號「將軍
    養雞場」之負責人,被告丙○○係上開養雞場之實際負責人,二人為夫妻關係;
    渠二人自民國五十九年七月十二日起至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止,僱被害人乙○
    ○(二十四年一月十九日生)從事勞動工作,其間年資共三十一年七月餘。嗣被
    害人乙○○申請退休離職,然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被
    害人乙○○已工作超過十五年且其年齡於退休時已超過六十歲,應可依法向被告
    丁○○○及丙○○請領退休金,惟被告丁○○○及丙○○基於共同之犯意,拒絕
    給付乙○○退休金,嗣經台南縣政府出面協調,但均無法達成協議,被告丁○○
    ○及丙○○至今未給付乙○○上開退休金。因認被告丁○○○、丙○○二人共同
    違反勞動基準法同法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之規定而犯同法第七十八條之罪嫌
    。
二、按犯罪事實應依證據認定之,無證據不得推定其犯罪事實;又不能證明被告犯罪
    者,應諭知無罪之判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三百零一條第一項分別
    定有明文。又刑事訴訟法上所謂認定犯罪事實之證據,係指足以認定被告確有犯
    罪行為之積極證據而言,該項證據自須適合於被告犯罪事實之認定,始得採為斷
    罪資料;認定犯罪事實所憑之證據,無論係直接證據或間接證據,其為訴訟上之
    證明,須於通常一般之人均不致有所懷疑,而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者,始得據
    為有罪之認定,倘其證明尚未達到此一程度,而有合理之懷疑存在,復無其他調
    查途徑可尋,法院即應為無罪之判決;再告訴人之告訴,係以使被告受刑事追訴
    為目的,是其陳述是否與事實相符,仍應調查其他證據以資審認,最高法院二十
    九年上字第三一0五號、七十六年台上字第四九八六號、五十二年臺上字第一三
    00號分別著有判例可資參照。又按犯罪之成立,除應具備各罪之特別要件外,
    尤須具有故意或過失之一般要件。而犯罪之故意,須行為人對犯罪事實有所認識
    ,而仍實施,為其要件,此有最高法院二十七年非字第十五號及三十年上字第二
    六七一號判例意旨可稽。行政刑法之犯罪,亦為刑事制裁之一環,當亦有上開原
    則之適用。大法官會議釋字第二七五號解釋指明人民違反法律上之義務而應受行
    政罰之行為,如法律無特別規定時,雖不以故意為必要,但仍須以過失為其責任
    條件等情,可知行政罰仍以過失為必要始得加以處罰,更何況刑事罰,當然無不
    問有無故意、過失,只要行為客觀上違背法律規定,即應科以刑罰之問題。
三、本件公訴人認被告丁○○○、丙○○二人共同涉犯右揭罪嫌,無非係以被告二人
    對上開未給付乙○○退休金之事實坦承不諱,核與乙○○指訴之情節相符,此外
    ,復有台南縣政府移送書、開會通知單及處理勞資爭議協調會議記錄等附卷可稽
    ,為其所憑論據。訊之被告丁○○○、丙○○二人固均坦承雇用被害人乙○○在
    「將軍養雞場」擔任司機工作達三十一年七月之久,且未能將退休金全部一次給
    付與乙○○之事實,惟均堅詞否認有何違反勞動基準法之犯行,一致辯稱:伊二
    人並非不給付退休金與被害人乙○○,因養雞場為畜牧業在七十三年勞動基準法
    實施前並無工廠法之適用,亦無與員工有退休金之約定,且勞僱雙方對退休金計
    算基數及平均工資認定之基準認知上有明顯差距,致期間多次委請證人甲○○協
    商均無法就退休金之總額達成協議,伊二人絕無拒絕給付退休金之意等語。
四、經查:
  (一)按勞工工作二十五年以上者,得自請退休;又勞工退休金之給與標準如左:一按
    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兩個基數。但超過十五年之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給與
    一個基數,最高總數以四十五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者以一
    年計。前項第一款退休金基數之標準,係指核准退休時一個月平均工資。另平均
    工資謂計算事由發生之當日前六個月內所得工資總額除以該期間之總日數所得之
    金額。另勞工工作年資自受僱之日起算,適用本法前之工作年資,其資遣費及退
    休金給與標準,依其當時應適用之法令規定計算;當時無法令可資適用者,依各
    該事業單位自訂之規定或勞雇雙方之協商計算之。適用本法後之工作年資,其資
    遣費及退休金給與標準,依第十七條及第五十五條規定計算。所謂工資:謂勞工
    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
    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本法第二條第
    三款所稱之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係指左列各款以外之給與。二獎金:指年
    終獎金、競賽獎金、研究發明獎金、特殊功績獎金、久任獎金、節約燃料物料獎
    金及其他非經常性獎金。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給與之節金。勞動基準法第五
    十三條第二款、第五十五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項、同法第二條第四款、第八十
    四條之二、同法第二條第三款,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十條第二款、第三款分別
    定有明文。又按凡用發動機器之工廠,均適用本法;本法第一條所稱發動機器,
    係指凡能藉能量變化從事工作或轉換工作形態之機械構造。所稱工廠,係指凡僱
    用工人從事製造、加工、修理、解體等作業場所或事業場所。工廠法第一條、工
    廠法施行細則第二條分別定有明文。再按上訴人係受僱從事駕駛工作,非工廠法
    施行細則所稱之工廠工人,自無臺灣省工廠工人退休規則之適用,最高法院著有
    八十三年台上字第七三二號判決可資參照,合先敘明。
  (二)被害人乙○○自五十九年七月十二日起至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止,受僱於被告
    丙○○、丁○○○二人擔任司機從事載運雞隻之工作,迄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因身體因素,依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自請退休,期間工作年資共計三十
    一年七月餘,被害人乙○○復主張於七十三年勞動基準法施行前之工作年資,應
    依工廠法之規定計算,其退休前三個月之平均工薪為新台幣(下同)三萬七千零
    五十八元,計二十八個基數,共計一百零三萬七千六百二十四元,勞動基準法施
    行後退休前六個月之平均工資為三萬七千七百十四元,自七十三年至九十一年退
    休止,共計三十二個基數,惟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退休金最高為四十五個基數,
    是扣除工廠法請領之二十八個基數後,勞動基準法施行後被告二人應給付十七個
    基數之退休金,共計六十四萬一千一百三十八元之事實,業據被害人乙○○於警
    訊中指訴綦詳,復為被告丙○○、丁○○○二人所是認,並有台南縣政府調解將
    軍養雞場與員工乙○○先生勞資爭議九十一年五月二十三日調查結果紀錄在卷(
    詳九十一年度發查卷第一五三九號第十一頁、第十二頁)可稽,自堪信為真實。
    又被告二人經營之「將軍養雞場」以飼養蛋雞為業,設有雞舍、管理室、倉庫、
    儲藏室等,有畜牧場登記證書一紙附卷(詳警卷第二四頁)可參,且被告二人均
    否認於勞動基準法施行前,曾與被害人乙○○為退休金給付之協商。準此,本件
    被告二人經營之「將軍養雞場」是否為前揭工廠法及工廠法施行細則所稱之工廠
    ,被害人乙○○又係在該養雞場擔任載運雞隻之駕駛工作,其得否依台灣省工廠
    工人退休規則之規定,請領勞動基準法七十三年七月三十日經總統公布施行前在
    該養雞場服務年資之退休金,已非無疑。
  (三)又關於平均工資之計算,勞動基準法第二條第三款、第四款固對工資、平均工資
    之定義定有明文,惟獎金:指年終獎金、競賽獎金、研究發明獎金、特殊功績獎
    金、久任獎金、節約燃料物料獎金及其他非經常性獎金;春節、端午節、中秋節
    給與之節金等並非工資,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十條第二款、第三款分別定有明
    文,已如前述,從而被告二人辯稱被害人乙○○平均工資之計算,應剔除三節之
    節金,顯非無據。又被害人乙○○依勞動契約之約定內容,既係擔任載運雞隻之
    駕駛工作,則其另行承攬剪除雞隻嘴巴等工作,是否為其擔任載運雞隻之附屬工
    作,其因此所獲得之報酬得否應一併計入工資以為平均工資之計算,亦非無疑。
    因之,本件被告二人辯稱:勞僱雙方對平均工資中有關三節獎金、及非被害人司
    機工作範圍內另行承攬剪除雞隻嘴巴等部分之報酬,應否計入平均工資之計算生
    有爭議而未能於公訴人起訴前達成協議,並非其二人拒絕給付退休金,尚屬可採
    。
  (四)被害人乙○○於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退休後,向被告二人請領依前揭算法計算
    之退休金未獲給付後,旋於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二十九第一項規定雇主應於勞
    工退休之日起三十日內之同年三月十四日,向財團法人台南勞資事務基金會提出
    勞資爭議協調申請書,勞資雙方並於九十一年三月二十五在台南縣政府進行勞爭
    議協調,因協調未果,被告二人遂再委請證人即經濟部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甲○
    ○與被害人乙○○就勞動基準法施行前之工作年資得否請領退休金及平均工資中
    有關三節獎金、及非被害人司機工作範圍內另行承攬剪除雞隻嘴巴等有關退休金
    總額計算之重要事項進行協議,雙方並曾一度於九十一年七月十一日就平均工資
    以三萬一千元計算之標準達成協議,被告二人並以前揭平均工資之計算標準於九
    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及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先行分別匯款四萬三千元之退休金與被害
    人乙○○,惟其中九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之匯款被害人乙○○並未收受,嗣勞資雙
    方乃於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達成協議,約定退休金以三十二個基數計算,平
    均工資三萬一千元,金額共計九十九萬二千元,連同被告二人應補償被害人乙○
    ○之勞保老人給付差額四十四萬八千元,被告二人每月應給付被害人乙○○四萬
    五千元,分三十二期給付,被告二人並已依約給付二期退休金之事實,業經被告
    二人供陳在卷,另被害人乙○○已與被告二人達成和解,並且已收受二期退休金
    乙節,則為被害人乙○○所自承(詳本院卷第十四頁),此外,復有財團法人台
    南勞資爭議事務基金會函、勞資爭議協調申請書、財團法人台南勞資爭議事務基
    金會處理紀錄、台南縣政府函、台南縣勞資爭議調解紀錄、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
    服務紀錄證、協議書、掛號郵件收據、郵政國內匯款執據、和解書、郵政存簿儲
    金無摺存款明細表存卷(詳本院卷第五四頁至六十頁、第六三頁至第六六頁)可
    憑。
  (五)證人甲○○於九十二年一月七日本院調查時到庭證稱:「(調解經過?)乙○○
    離職之後很急躁,要求被告一個月內付清退休金,乙○○二月二十八日退休,三
    月十四日就聲請調解,乙○○的主要工作是司機,負責到港口載雞隻或是載運雞
    隻給客戶,後來被告將部分養雞場工作給乙○○承攬,調解當時乙○○要求以薪
    資全額計算退休金,但資方認為被害人的退休金不應該包括承攬的部分,所以雙
    方沒有達成協議,最後在七月雙方達成和解,但乙○○又反悔,雖然乙○○反悔
    ,但丁○○○從八月就匯錢到乙○○原來領薪水的帳戶,可是乙○○那個帳戶已
    經取消,丁○○○問乙○○他的帳戶為何,乙○○不願說,後來丁○○○又從十
    月份寄匯票給乙○○,乙○○也有收受。後來雙方以平均薪資三萬一千元達成和
    解,但當時被告算出來乙○○的平均薪資應該是二萬五千元左右,這是剔除三節
    的獎金,以及乙○○承攬剪除雞隻嘴巴的工作部分的薪資後所得知數目。」、「
    被告一開始就很急著要我幫他們與乙○○調解退休金的事情,我還親自到乙○○
    家中二次。」等語明確(詳本院卷第二五頁、第二七頁)。
  (六)基上,被害人乙○○於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退休後,即急於向被告二人請領基
    於其己身所確認之退休金,被告二人則以被害人乙○○係於勞動基準法施行前即
    在該養雞場擔任載運雞隻之駕駛工作,應不得依台灣省工廠工人退休規則之規定
    ,請領勞動基準法七十三年七月三十日經總統公布施行前服務年資之退休金,及
    平均工資中有關三節獎金、及非被害人司機工作範圍內另行承攬剪除雞隻嘴巴等
    部分之報酬,應不得計入平均工資計算退休金為由,履次委請證人甲○○與被害
    人進行協議,而被告二人上開抗辯應屬有據,已如前述,且為本件退休金總額計
    算之重要事項,嗣並於九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達成協議前,以雙方曾一度達成
    之三萬一千元平均工資計算之退休金,先行於九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及同年十一月
    十四日先行分別匯款四萬三千元與被害人乙○○,於達成協議後,復按月給付退
    休金與被害人乙○○等情觀之,尚難以被告二人未能適時給付被害人乙○○己身
    所確認之退休金,即遽以推認被告二人有違反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五條第一項之故
    意。
  (七)又按為保障勞工退休後之生活,勞動基準法固於第五十五條規定雇主應給付退休
    勞工一定標準之退休金,並於同法第七十八條科以違反該規定之雇主罰金刑。惟
    若謂勞工一旦符合自請退休之條件並提出退休申請,而於勞雇雙方對退休金請求
    權之有無或計算基準生有明顯、合理之爭議,僅因雇主未能依勞方之請求金額如
    數給付退休金,即以勞動基準法第七十八條之規定相繩,對雇主顯然過苛,當非
    立法之原意。是於勞僱雙方就退休金請求權之有無或計算基準生有明顯、重大、
    合理之爭議後,應於雙方就退休金之金額達成協議或於訴請法院得有確定之判決
    後,雇主猶不給付退休金時,始以勞動基準法第七十八條之規定科以雇主刑責,
    如此較能衡平勞雇雙方之權利義務及促進勞資和協。查本件於被害人乙○○於九
    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退休後,歷經多次勞資協議迄公訴人起訴前,仍未能達成協
    議,復無民事確定判決就被害人乙○○人之退休金請求權及其金額予以確認,再
    者被告二人就退休金請求權之有無或計算基準所為之抗辯核屬明顯、重大、合理
    ,是要難僅以被告二人未給付被害人乙○○退休金之事實,即以勞動基準法第七
    十八條之刑責相繩。
五、綜上所述,公訴意旨所據之積極證據所為之證明並未達到於通常之人均不致有所
    懷疑,得確信其為真實之程度,故不能遽為被告有罪之判斷。此外復查無其他積
    極證據足資認定被告丙○○、丁○○○二人有何違反勞動基準法之犯行,揆諸前
    述規定,既不能證明被告丙○○、丁○○○二人犯罪,自應諭知無罪之判決。
據上論斷,應依刑事訴訟法第三百零一條第一項,判決如主文。
本案經檢察官施胤弘到庭執行職務。
中      華    民      國      九十二      年      一    月    三十    日
                                            臺灣臺南地方法院刑事第二庭
                                                審判長法官  侯明正
                                                      法官  鄧希賢
                                                      法官  陳金虎
右正本證明與原本無異。
如不服本判決,應於判決送達後十日內,向本院提出上訴狀。
中      華      民      國      九十二      年      二    月    六      日
                                                書  記  官  楊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