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少子化來襲 8年後大學減招13萬人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6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4-30 04:20 
219.84.235.222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少子化 教部大砍50大學40私校轉型社會住宅 被唱衰「租不出去」2015年03月28日

大專校院整併措施


【連線報導】少子化造成大專院校過剩,教育部昨公布「高等教育創新轉型方案」,將以減少招生名額、扣獎補助款手段推動整併,包括目前招生情況仍算穩定的公立學校將整併8到12所,私立學校更將大砍20到40所,轉型為社會住宅或從事職業訓練,到時大學將從159所減少約50所。

目前台灣每年約27萬多名大學新生,教育部估算,2023年新生剩18萬多人,學費收入將減少300億元,教師也恐比現在少1萬人,為維護高教品質,須調整和轉型。

南部學校將減少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說,若同一縣市有2所以上公立學校就可能整併,目標8至12所;私校更要減20至40所,轉型為社會住宅、職業訓練等,估計未來北部學校比率將微幅上升、南部下降。另現行大專若連3年新生註冊率不到7成就會扣減名額,明年起只要連續2年就會扣減,註冊率太低還會減獎補助款。
去年已有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2私校退場,興國管理學院則被勒令今年停招。


已在推動的合併案有私立康寧醫護暨管理專科學校併入康寧大學,最快8月起合併;高雄應用、第一、海洋3所科大合併案希望6月底提出報告,最快明年8月合併。
興國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說,目前朝改制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目標邁進。高雄第一科大主秘陳其芬則說,全力配合教育部規劃期程,合併後3校資源可共享,學生可選的課程也會更多。學生李翊銘認為,整併是趨勢,應正面看待。

「應減公校名額」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葛自祥批,教育部沒有提出鼓勵私校退場誘因,經營不善的私校只會繼續耗著;且這些學校多半位置偏僻,變成社會住宅能不能租出去還是問題。
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教授賴鼎銘說,公校整併早該做,整併時應同時減少名額,將名額給還有機會生存下去的私校,讓這些學校有更多的時間應變。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328/36462358/




首頁 >>【周四專欄】管中祥/燦爛時光 >>【周四專欄】管中祥:大學退場是想懲罰誰?!
【周四專欄】管中祥:大學退場是想懲罰誰?!2014/08/14


作者: 管中祥


繼今年2月14日位於屏東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匆促停辦後,毫不意外的,長期遭到校方欠薪、減薪的永達技術學院也面臨關場的命運,這雖然不全是新任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責任,但「大學退場」肯定是吳部長無法迴避的問題。
成立於1967年的永達技術學院前身是永達工專,當時不但是許多南部學子報考五專工科的前三志願,也為南台灣培養不少技職人才,1998年改制成技術學院,學生總人數曾將近一萬人。
對許多人來說,大學退場沒什麼了不起的,是因應少子化的「正常調節」,更何況,台灣大學爆多、品質參差不齊,該倒就讓他倒,這樣不但能優勝劣敗,還能去蕪存菁。我們的政府其實也抱著同樣的想法,2013年9月,行政院發出新聞稿指出,我國人口結構變遷是教育發展的重大挑戰,臺灣教育應朝向優質化、精緻化發展,以全面提升教育品質,而作法之一就是幫助私校退場或轉型。
倒了一間學校,雖然有些人無關痛癢,但直接受害的卻是該校的師生,同時也暴露了政府資源獨厚少數國立大學,放任私立技職院校自生自滅的偏狹與卸責心態,更突顯了城鄉差距及資源不平等的問題。
高鳳、永達,都在屏東,都是技職院校,這些是巧合,也是目前教育政策的必然結果。兩校學生未必不優秀、兩老師未必不認真,但他們卻必須承擔大學退場的徵罰,幸運一點,或許還能就近工作、就近就學,但慘一點,老師失業,學生遠走他鄉。
教育部技職司長李彥儀2月19日到高鳳說明學生轉校狀況時,曾再三保證學分承認絕對不會有問題,但開學之後,即有高鳳同學向教育部陳情,他們表示,原本要轉去的學校並不完全承認學分,反而要求修更多課。而教育部對同學的陳情卻只是制式回應,無法解決問題,學生只好找被解雇的教職員幫忙,帶著他們到處詢問,最終才得以轉到其它學校就讀。
學生參加大學入學考試,是因為相信政府掛保證建立的教育體制,學生努力考上學校,考上的是教育部同意設立,並且允許招生的大學,政府並沒有告訴他學校會有隨時倒閉的風險。沒想到讀到一半,學校收了,被迫轉學,到了新的學校,未必是自己真正想唸的科系、師資與課程,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能不能適應都還是未知數,對這些學生來說,過去彷佛一場夢,未來幾年說不定還可能是場惡夢。而學校說倒就倒,政府也雙手一攤,無能為力,讀個書卻遇到詐騙集團,以後,誰還會相信政府?
其實,高鳳兩位同學有學校可唸,運氣還算不錯,就讀永達建築工程系進修部一年級的許同學,在高教工會及永達師生召開記者會上無奈地說,他在營造業工作,會唸永達是能夠就近讀書。雖然,教育部聲稱有「安置」計劃,但他仍擔心高屏區少有相關科系而無法轉校就讀,或是他區距離太遠、科系名稱不符等障礙而無法成功轉置他校。他沈痛地表示:「我是透過高屏區四技進修部二專夜間部聯合登記分發管道進來的,你就一定要讓我念到畢業啊!要保障我的受教權。」
永達技術學院被迫轉學的642名同學,大多轉到高屏地區的其它學校,但其中就讀航空機械系飛機修護組有十多名學生,卻因為因高雄、屏東沒有相關校系,可能得轉到有飛機修護相關科系之中華科技大學新竹校區就讀。若這些學生都是屏東子弟,還得離鄉背景,遠走他方,學習、生活都得重新適應,無端增加生活與交通費用,學習成本大大提升。
事實上,許多私立技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學校所在鄰近地區的居民,相較國立大學,或都會地區的學生,他們家庭的社經地位與所得較低,移動較為困難。選擇在地技職大學就讀,一方面是興趣,也有經濟因素的考量。不過,畢業之後,不少人會留在原鄉,進入在地的工廠、中小企業或服務業繼續打拼,是地方重要的生產力,也是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柱。
一但非都會地區的技職院或私立大學紛紛退場,許多學生必須遠離家鄉求學,他們的學習成本將大大增加,對於相對弱勢學生來說,更是經濟上的沈重負擔。學生畢業後若大多選擇留在都市不願返鄉,城鄉之間的落差將會更大。
許多私立學校之所以退場,除了因為少子化,招生不易,但從中獲得的土地利益也是重要考量。高教工會就指出,永達停辦的過程不在程序充滿瑕疵,董事會透過提出「假停辦」之計畫,將多年來真正為永達付出,真正承擔教學、研究、服務重責的教職員工全數結清,而胡亂辦學、違法減欠薪的董事會,卻能因此繼續保有學校的土地利益,不用為他們的辦學不力付出任何責任。
一所大學的退場,也許是因為人口減少所致,但更是整體政策失當,教育資源錯置,甚至是教育部督導不力、故意放水的結果。
教育部作為教育政策的擘劃者與執行者,不但影響人才培育和國家未來,也會影響一個人生存與發展。大學退場,不該輕鬆看待,學生的受教權、老師的工作權,都應認真對待。




獨立評論編輯推薦延伸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7/article/1736









少子化來襲 8年後大學減招13萬人

2015-01-16 聯合新聞網 作者: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

圖片來源:黃建賓 因應少子化,教育部要求未來大學生師比要降至27:1。也因學生減少,大學老師未來也可專心研究,不必教學。

105學年少子化海嘯來臨,成為昨天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交鋒焦點。教育部祭出兩因應方案,一案先揮刀砍招生名額,到112學年要減招13萬人,其中學士班和博士班減幅最大,比率近四成;另一案則要求大學調整生師比,由目前32:1,到105學年降為27:1,即每27名學生要有一名教師。
會議昨天在屏東科技大學舉行,有172位校長出席,會中聚焦少子化問題。教育部表示,105學年大學新生開始銳減,到112學年,大學學生數將比102學年減少31萬人,教師也會減少1萬人,估大學也將因此減少300億元學費收入。教育部希望透過逐年減招,及降低生師比來解決。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指出,公私立大學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班招生總量,將從102學年的36萬多人,降到112學年的23萬多人,整體降幅三成五。其中,學士班降幅最高,達三成九六;博士班降幅居次,約三成七四;碩士班降幅最少,約一成四五。
不過,教育部日前公布103學年各大專系所註冊率,包含台、清、交、成、中山等頂尖大學,有19校36個博士班註冊率掛零,博士班減招政策,頂大招生更雪上加霜。
黃雯玲表示,因頂大博士班數量最多,占整體七成,減招衝擊最大,教育部不會以註冊率高低來檢討博士班是否應該設立,但也希望學校藉此自我檢討。教育部建議,博士班人才培育應採雙軌制,讓理工科系博士生多與產業結合,或讓人文領域的博士生培養跨領域的專才,以便進入職場。
未來各校減招,教師員額連帶減少,教育部因此修訂生師比以緩和衝擊。
目前各大專生師比為32:1、研究所12:1,105學年希望全校生師比降到27:1、研究所降到10:1。
教育部長吳思華表示,會務實看待生師比調整,未來也會重新定義「老師」,大學的研究人員可納入聘用「老師」名額,「老師不一定純粹教書,也可專攻產學合作或研究。」(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授權使用)


【延伸閱讀】
虎年海嘯 「地雷大學」還有多少?
大學倒閉潮 提前兩年爆發
管中祥:大學退場是想懲罰誰?!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