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雙重人格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4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10-20 20:18 
219.84.241.98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Aug 28 Mon 2006 10:20雙重人格

在目前的精神疾病分類中,已無這個名稱,而是用『多重性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歸類在解離及轉化障礙症(dissociative and conversion disorders),是一種極少見的情況,患者在正常狀態與另一個複雜行為型態間「突然轉變」(成為另一個人格)。當其中一個人格出現時,患者會「忘記」另一個人格。過去的精神分析觀點,認為是個人遭受到強大的壓力或創傷事件(如被強暴、重要親人的突然去世),引發個人極度的痛苦,因此運用防衛機轉,將現實中的個體記憶,以「潛抑」的方式擠壓到記憶深處,而再創造出一個新的人格,使自己能避開強烈的痛苦。
=====================================================================
1.雙重人格( Dissociated Personality Identity Disorder),以心理學的觀點來講是一種偏差行為,大概是者從自己的人格中,再解離出另外一個人格,甚至是多重人格,而且是無法自控的。有本書叫24個比利,還有第五位莎莉,都是在講雙重人格,可以參考看看。
2.其實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雙重人格(這樣講會不會有點恐怖?),譬如說與人交往時,一切行為舉止都很合理,可是獨處的時候,卻會沉迷於自己編織的童話世界中,這應該就是所謂的雙重人格。不過只要沒有產生真正的病態心理,影響到自己和別人的生活,都不算是精神問題。
3.一般來說是後天形成的,跟遺傳和受到刺激,或是本身營養的關係。
4.雙重人格是沒有辦法自己控制的,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變成另外一個人格,所以自己可能不會知道,要週遭的人發現,然後告訴你。



多重人格分裂患者特點:
1、患者分裂出來的「人物」,會有獨立的人格,而每個人格特質往往大不相同。比如《第五位莎莉》中的主角-莎莉,是一個善良又脆弱的女子,而她分裂來出來的另一個個性(或者說是,另一個人)--金妮,卻是個內心充滿了恨意的殺手。又如《24個比利》中分裂出來的人物,除了性格上有明顯的差別外,還有外觀髮色、性別、國籍的的不同,甚至還有年齡的差距(最大的26歲,最小的3歲)

2、分裂出來的人格,相互間可能彼此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也可能不知道。通常會有一個「領導者」的角色出現,在《24個比利》中的領導角色,就是一名稱為「老師」的人物。

3、人格的轉換,通常是因受到外界特定的刺激 ,而出現特定的人格。轉換時患者通常會有劇烈的行為或感受發生,比如說莎莉會出現頭痛或暈眩的症狀,而「比利」則有昏倒、大叫、歇斯底里的情形。

4、記憶發生不連貫的情形。當一個人格浮現出來,其他大部分人格即處於失意狀態。所以當比利被警方逮捕時,會說「發生了什麼事?我傷害了什麼人嗎?」


「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成因:
  早在十七世紀,就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患者出現,不過當時對這種現象的成因還不甚了解。
  十八世紀,僅有兩件成立的個案,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時,患者明顯增加,「多重人格分裂症」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這點可以由許多相關出版品大受消費者歡迎、媒體大肆報導中看出。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人們又開始懷疑此種症狀的可靠性。
依照一般的說法,「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成因如下:

1、 幼年時期遭受長期的暴力虐待、性侵害等,造成個人人格成長的扭曲。身體上受到痛苦的折磨,但無處可逃,只好在心靈上成長出另一種保護性、逃脫性、甚至暴力性的人格,作為面對痛苦的解決方法。
2、 受到劇烈的打擊或壓力,無法承受,也有可能產生人格分裂的情形。





多重人格分裂患者特點:
1、患者分裂出來的「人物」,會有獨立的人格,而每個人格特質往往大不相同。比如《第五位莎莉》中的主角-莎莉,是一個善良又脆弱的女子,而她分裂來出來的另一個個性(或者說是,另一個人)--金妮,卻是個內心充滿了恨意的殺手。又如《24個比利》中分裂出來的人物,除了性格上有明顯的差別外,還有外觀髮色、性別、國籍的的不同,甚至還有年齡的差距(最大的26歲,最小的3歲)
2、分裂出來的人格,相互間可能彼此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也可能不知道。通常會有一個「領導者」的角色出現,在《24個比利》中的領導角色,就是一名稱為「老師」的人物。
3、人格的轉換,通常是因受到外界特定的刺激 ,而出現特定的人格。轉換時患者通常會有劇烈的行為或感受發生,比如說莎莉會出現頭痛或暈眩的症狀,而「比利」則有昏倒、大叫、歇斯底里的情形。
4、記憶發生不連貫的情形。當一個人格浮現出來,其他大部分人格即處於失意狀態。所以當比利被警方逮捕時,會說「發生了什麼事?我傷害了什麼人嗎?」

「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成因:
  早在十七世紀,就有「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患者出現,不過當時對這種現象的成因還不甚了解。
  十八世紀,僅有兩件成立的個案,但是到了十九世紀時,患者明顯增加,「多重人格分裂症」成為大眾注目的焦點,這點可以由許多相關出版品大受消費者歡迎、媒體大肆報導中看出。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人們又開始懷疑此種症狀的可靠性。
依照一般的說法,「多重人格分裂症」的成因如下:

1、 幼年時期遭受長期的暴力虐待、性侵害等,造成個人人格成長的扭曲。身體上受到痛苦的折磨,但無處可逃,只好在心靈上成長出另一種保護性、逃脫性、甚至暴力性的人格,作為面對痛苦的解決方法。
2、 受到劇烈的打擊或壓力,無法承受,也有可能產生人格分裂的情形。


「多重人格分裂」一詞的濫用:
  「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一詞,原為心理學領域的專業名詞,其學術定義及病理上的界定,有一定的專業範疇,並不是我們未徹底研究過的人所能判斷的。
常常聽到周遭的人這樣抱怨:「我最近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人格簡直就要分裂了。」或是「別看他先生在外面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其實經常在家裡打老婆出氣,簡直就是有人格分裂症」。這些都是濫用專業名詞的情形。
  其實,大部分的人對於自我人格多元的傾向,都有一定的認識。我們對於情緒上的變化、自我人格的轉變,都有意識上的認知。比方說「我最近情緒不穩定,時好時壞-----」,這是情緒上的變化,當事人自己對於這種變化相當清楚,也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對於後者,頂多能說他表裡不一,具有暴力的人格傾向,但不能說這就是「多重人格」。

 其他說法:
  學術上向來有反對的說法,認為此種病狀是不存在的,而以另一種說法來解釋。
有些宗教更以「神鬼附身」的現象來解釋。不論如何,不管用什麼學說來解釋,對於幼兒暴力、性侵害的心理傷害,產生的不良影響。



現實中,人們注意到很多青少年在生活中循規蹈矩,但是在網路中卻是截然不同的“另類”。
這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受網路雙重人格的困擾,使他們的態度發生很大變化,
社會化程度受到嚴重影響,也給個體心理健康帶來障礙,甚至表現出明顯的攻擊傾向和反社會行為。


一、青少年網路雙重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一個人所表現的穩定的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
  人格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是由複雜的心理特徵經獨特結合構成的整體。
  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是完成某種活動潛在可能性的特徵,即能力;
              第二是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即氣質;
              第三是完成活動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面的特徵,即性格;
              第四是活動傾向性方面的調整,如動機、興趣、理想、時間和地點的改變而出現本質的不同。
  多重人格則不同。我們可以把網路雙重人格定義為“個體在網路中和現實中分別具有彼此獨立、相對完整的人格,
  二者在情感、態度、知覺和行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時甚至是處在劇烈的對立面”。
  
  網路中,線民習慣于利用電子文本的方式創造出一個與現實“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網路“我”,
  這個虛擬的個體可能是完全不存在的,所提供的資料都是現實中無法證實的;
  也可能既具有某些真實個體的特點,也具有某些個體理想化編造出來的因素。
  個體可能在現實中積極、友好、順應社會和有規可循的人格,
  但在網路中卻可能是消極、攻擊、反社會和雜亂無章的人格,同時它們又是相互獨立,保持彼此的穩定性。

  網路人格的塑造有兩個基本的階段。首先是試探與初步加工。
  由於網路是匿名的,每個人所講的和所做的無法與現實中的個體建立起嚴密的一一對應,
  因此減少了對自己行為所肩負的責任,可以隨心所欲地討論所有的事情。
  但是,由於缺少對對方的理性理解和基本的感性資訊,總是在不斷的調整和修正的過程中試探對方,
  所以經常發生誤解和錯誤的溝通。然後是有效塑造自己。
  由於網路成員已經建立起基於電子文本的信任和有效溝通。
  因此在自己留給對方的初始印象和想像空間的基礎上對自己進行包裝和加工,
  完善“網路我”的起碼特點和性格。塑造成功與否,關鍵是對方是否認同網路“我”的陳述和表現,
  對於網路“我”表現的一致性是否予以肯定。事實上,網路交往是否可以深入下去,
  並不在於現實“我”的誠實度,而在於所塑造的網路“我”是否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青少年的網路雙重人格主要是對網路人格的虛擬化,即憑空想像出自己所希望的、
  感興趣的或者好奇的人格特質,並以此作為網路交往的基本個體特點,如同自己真的擁有這些人格一樣。
  久而久之,這種虛擬人格固定下來,在心理上形成某種程度的分離。網路人格一旦形成,
  往往進入潛意識的層次,使現實人格有時也難以覺察到它的存在。如同多重人格中的後繼人格一樣,
  它總會尋找機會展示作為“另一個主體”的“真實”存在,
  表現出讓現實人格也覺得不可思議的行為特點,並強烈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


二、青少年網路雙重人格的原因
 (一)轉型期青少年發展的新問題

  1. 自由與現實的衝突
  社會對每個人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競爭的壓力在青少年身上也體現得相當明顯。
  升學、競賽、職業等都令他們不由自主地產生壓力感,緊迫意識、危機意識明顯增強。
  不成熟的社會成員如青少年都有自由的天性,這些要求極大地束縛了天性的發展。
  在這些壓力面前,他們也需要緩解和釋放,但是社會和家長、學校的高要求使他們平時不敢也沒有機會有所表現,
  就只好借助網路把自我中有些部分體驗成為客體。
  此後,凡是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承認接受的行為或經常受到懲罰的衝動分離出來,
  壓抑人想像的網路“遊戲”中,借此釋放心理的壓力。

  2. 個人終極價值的虛無
  在新的價值體系確立之前,需要尋找一定的價值填補已經出現的空白。
  青少年學生思維比較活躍,追求反叛,常常有意無意地以自己的方式發現和檢驗外在的價值信條,
  但是他們缺乏分辨價值體系的內在客觀標準,在多元價值衝突的時候是最容易迷失自我,
  從而無法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網路是多元價值體現得最為明顯的地方,
  因而他們選擇在網路中尋找“另類”的快感。

  3. 家庭功能改變,人際支援系統失去原來的效用
  傳統的順向社會化已經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反向社會化”,
  即思維活躍的青少年首先把握了最新最有效的知識技術,
  然後再向兒童和成人延伸。這種狀況使家庭的權威受到了挑戰,
  不滿足現狀的青少年不得不向外界尤其是資訊容量大的網路集中。
  而代溝的進一步擴大使青少年與家長之間的有效心理溝通逐漸減少,
  相反,相當一部分心理衝突來源於家庭。心理的家庭保健功能降低,
  渴求理解和宣洩的青少年便紛紛轉向網路尋求情感支援。

 (二)網路特殊的角色扮演
  青少年進入網路後,其中也有一些規則即“網路公德”,如同現實的規則一樣對個體的行為進行約束。
  這種半假半真的狀態格外得到青少年的青睞,因為在自己感興趣的時候
  可以完全真實的進行,一旦自己厭倦了,也可以有時間和機會退出。
  事情的進展和對自己的保護完全是由自己來把握的,能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和積極性。
  網路的交際與現實的交際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現實的交際物件是既定的。
  因此,為了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塑造良好的“社會自我”,每個人都會有所顧忌,
  基本會如實地反映自己的人格狀況。而網路的交際物件是模糊的,
  任何留下的特徵都有可能是編造的。交流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發洩或者傾訴自己的苦悶,
  嘗試網路交際的快樂以及未曾謀面的想像空間。
  其次,現實中的交流不太容易有時間和足夠的機會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掩飾,更不可能進行虛擬。
  因為每個實體都希望自己的交際是有效的,而且能夠為自己帶來一定的收益。
  一旦出現言行不一,就會付出一定的信譽代價,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後果。
  在網路中的情況就有所不同了。首先,現實中的個體有時間和機會以對網路中的自己進行加工和創造,
  可以美化和掩飾,即使是熟人之間,如果沒有明顯的辨析線索,也難以分辨出來;
  其次,對於網路的加工後果沒有現實中嚴重,一旦加工失敗,可以迅速退出而不留下任何痕跡,
  或者自己厭倦了網路的這個角色時,也可以讓它儘快在網上消失,很難有明顯的責任承擔主體。
  因此,網路交往的個體較少地體會到現實規則的束縛,顯得無所顧忌。
  一旦從感官系統輸入表面價值遭到否定和破壞,其“忠實偏差”(即對感官輸入資訊的信任)可能受到道德傷害,
  使之很難在網路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甚至編造更加不符合事實的“人格”來進行報復。

 (三)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獨特規律
  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正處在不平衡矛盾狀態中,如由性生理發育導致的性意識萌動,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常常讓他們感到痛苦而迷茫,並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建立新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用以證明自己的方式通常指向外部世界,並借用一定的媒介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網路就是既時髦又新穎的工具之一。
  由於傳統觀念的束縛,我國現在的青春期教育還比較落後,沒有真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不能滿足青少年的需求。因此,他們必然通過別的途徑來解決心中的疑團,滿足自己的好奇。大量的色情網站成為青少年光顧的場所,他們對非道德的壓抑往往通過一些被自我認可的方式得以排解,有效的方式是在上網的時候通過塑造另一個“我”得以釋放,為形成網路雙重人格打下了伏筆。
  青少年的自我意識空前高漲。在經歷過以“我”來指示自己的第一次自我意識發展後,青春期成為他們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次飛躍期。在這一時期,青少年更加關注自我,並把心智加工指向了內心世界。但是,他們還沒有建立自我評價的客觀指標,在自我認知上容易大起大落,以偏概全,時而自卑,時而自負;在自我體驗上,容易走極端;在自我設計上,總是搖擺不定。總之,自我意識還不穩定,也容易受到外界如父母、教師等人的干預。出於對自我的角色體驗需要,青少年總希望獲得與自己有關的新異刺激。現實中一般的角色遊戲由於要受到更多現實規則的束縛,對於敢反抗、受冒險的青少年而言,還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因此,青少年便在網路中捏造一個“我”來實現自己的想像,感受新的自我體驗和自我設計。
  青少年心理發展表現出種種心理衝突和矛盾,具有明顯的不平衡性。由於身體的發育和自我意識的發展,青少年有一種強烈的獨立意識,經常與成人進行反抗和抵觸,同時在心理上閉鎖傾向加強,不願意向別人傾訴。但是,此時他人仍然對他們有很多依賴,尤其是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護。發展期間遇到的問題也使他們希望有人來幫助、關心,孤獨和寂寞使他們急需得到有效的心理引導。對於父母的逆反、對教師的反抗、對同學的不信任,使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網路。極度的敏感令他們不能完全相信他人,對自我的保護也令他們必須進行起碼的防禦。但是,如果態度上已經超出了尋求理解和防禦的程度,長期下去就會增加出現網路雙重人格的機率。

http://smile3sunnyday.pixnet.net/blog/post/334469-%E9%9B%99%E9%87%8D%E4%BA%BA%E6%A0%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