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精神哲學=心靈哲學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10-3 19:29 
219.85.85.219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精神哲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條目需要擴充。(2010年8月19日)
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擴充請求中找到。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什麼是心理? 顱相學試圖回答此問題,認為心理功能與大腦各個部分的關係。


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又稱精神哲學,是一個研究心靈、心理事件、心理功能、心理特性、意識以及它們與肉體(尤其是大腦)的關係的本質的哲學分支。雖然有很多有關心靈的課題都與肉體無關,但是大眾總認為「心靈與肉體的關係」是核心的研究對象。[1]

二元論一元論是討論「心靈與肉體的關係」最主要的兩派思想。
二元論可以追溯到西方的柏拉圖[2]亞里士多德[3]、東方古代印度哲學瑜伽數論派[4],而現代最具代表的定義則是由17世紀勒奈·笛卡爾所給的。[5]實體二元論主張心靈是一種獨立存在的實體,而性質二元論主張心靈是一組特性而非獨特的實體,這些特性從大腦產生出來,而又不可還原為大腦本身。[6]

一元論最早由西方的巴門尼德提出,一元論的現代定義由巴魯赫·斯賓諾莎提出,主張在本體論的框架下心靈與肉體本來是一體的。在東方大致上類似的思想有印度教婆羅門教老子道家[7]

物理學家強調世上只有物質並由物理理論所解釋,隨著物理理論不斷演進,最終將會能夠解讀心靈。唯心論者則認為世界上只有心靈存在,外在世界除了心靈,便是心靈所產生的幻覺。中立一元論者堅守一個立場,就是存在著一種中立的實體,物質與心靈都是這個實體的性質。在20世紀到21世紀,物理主義衍生了很多不同的思想,譬如行為主義類型物理主義無法則一元論(anomalous monism)和功能主義[8]


在認同心靈不能獨立於物質存在的前提下,大部分現代心靈哲學家採納還原物理主義或者非還原物理主義的立場。[8]這種手法在科學領域中有很大影響,特別是社會生物學演化心理學神經科學[9][10][11][12]

其他哲學家則採納了非物理主義的立場,挑戰物理主義認為心靈純粹由物理方式構成的觀念。還原物理主義的支持者堅稱所有精神狀態與特性最終可以由生理學過程與狀態以科學方式解釋。[13][14][15]非還原物理主義的支持者辯稱,雖然腦袋是整個心靈的所在地,用於精神描述和解釋的謂詞詞彙是不可缺少的,但並不能簡約為語言物理學中較低級別的解釋。[16][17]神經科學的發展幫助了人類弄清部分問題。可是,他們與答案之間還有很遠的距離,現代心靈哲學家繼續以自然主義的方式為精神狀態與特質中的主觀質素與意向找尋答案。[18][19]

目錄



心靈與肉體的問題
心靈與肉體之間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解釋心靈或心理過程與身體狀態或過程之間關係的問題。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可證明的,例如,我們的五種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是取決於刺激,這些刺激從外部世界通過我們不同感覺器官抵達大腦,並且改變了大腦的狀態,最後最主要的是使我們感受到一種快樂或者不快樂。

譬如,當某人渴求一片披薩的時候,這種慾望可能使他的身體向某種狀態移動,直到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問題就是,這些意識經驗怎樣從大腦灰色神經組織的電化學物質產生出來?[8]同樣,某個人的信念和慾望是如何促使他的神經細胞發放信息,並且使他的肌肉在完全正確的情況下運作的呢?至少自從笛卡兒以來,這便是一些主要的困擾著認識論學者與心靈哲學家的迷題。[5]

二元論的解答[編輯]心物二元論是探討精神物質關係的理論,其宣稱一般精神現象在某方面是指非物理現象。[6]心物二元論的首次展述可以追朔到公元前650年印度哲學的數論學派瑜珈,他們認為世界被劃分為靈魂(Purusha)與自性(prakrti)。[4]特別是波顛闍利的瑜珈經典展示了對心靈本質的分析。

在西方的哲學,早期關於二元論的討論見於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2][20]可是,最多人認識的二元論則是笛卡兒的版本,其主張心靈不是物質。[5]笛卡兒是首位清晰地辨識到伴隨心靈的意識自我意識,並且指出大腦是智慧的所在地。他是首位能夠清楚陳述心靈與肉體的問題。這個表達方式仍然被使用至今。[5]

二元論的爭議[編輯]二元論的主要爭議對大部分未受哲學訓練的人來說是直覺是常識。當被問及心靈是什麼的時候,一般人會以自我人格靈魂來表達答案。他們都不認為心靈就是腦袋,並覺得只是玩弄本體論中的某個東西。[6]大部分現代的心靈哲學家這些直覺像其他的容易產生誤會,應該利用我們吹毛求疵的能力,配合來自科學的完全可經驗的證明,來檢查一下這些假設,是否有真憑實據。[6]
其他非常重要的支持二元論的論調就是心靈與物質看似擁有非常不一樣,甚至互相矛盾的特質。[21]對於它們來說,心理事件有著一些主觀質素,而物理學事件則明顯沒有。譬如,被燒傷的手指感覺到什麼?藍色的天空看來像怎樣?優美的音樂是怎樣的?心靈哲學家把它們稱呼為心理事件的主觀面貌-感質(qualia)。[21]譬如痛楚的感覺等等,常常在心理事件中發現感質。這些感質難以被簡單化為其他物理學性質。[22]


相互作用二元論

在1648年,由法蘭斯·哈爾斯所畫的勒奈·笛卡爾的畫像


相互作用二元論,或簡稱相互作用主義,是二元論的特殊形式
二元論的其他形式



二元論的三個派別。箭號表示了因果關係。未有顯示性質二元論。


精神–身體問題的一元論解答

斯賓諾莎


一元論二元論相反,提倡只有一種基本物質。今天幾乎西方哲學一元論的所有形式都是物理主義[8]

行為主義[編輯]同一理論[編輯]機能主義[編輯]非化約物理主義[編輯]精神–身體問題的語言學批評[編輯]自然主義及其問題[編輯]物理主義的論點是精神是物質(或物理)世界的一部分。

感質
主條目:感質
很多精神狀態都擁有由不同的個體以不同的方式主觀地經驗得到的性質。[22]
意圖

John Searle - 最有影響的精神哲學家之一(Berkeley 2002)


精神哲學與科學
神經生物學
生物學的理論背景,大體上與現代自然科學一樣,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物理過程被認為是精神活動和行為的基礎。

計算機科學
心理學
歐陸傳統的精神哲學
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中,討論了3種不同的精神類型:「主觀精神」(個體精神)、「客觀精神」(社會、國家精神)和「絕對精神」(所有概念的統一體).[23]

在現代,現象學和存在主義是在回應或者反對這種黑格爾傳統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兩個主要學派。現象學,由胡塞爾創立,它關注的焦點是人類心智的概念以及現象性邏輯如何塑造我們的經驗。[24]存在主義,是薩特領軍的一個學派,它關注經驗的內容以及精神與這些經驗的關係。[25]
Ron McClamrock儘管不很出名,但是確實一個重要的精神哲學和認知科學家,他試圖綜合這兩種傳統。從Herbert Simon處取經,並且也受諸如Maurice Merleau-Ponty和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主義現象學觀念的影響, McClamrock提出,通過抽離它,甚至把它當作是一個分離的經驗性物體一樣來檢視,在其中他自己已經不是一個綜合體,人的生存條件使他不可能這樣來理解自己。[26]-->
精神哲學的後果
自由意志
自我
參見
認知科學
參考和注釋
  1. ^ Kim, J., "精神哲學的問題". 牛津Companion to哲學. Ted Honderich(ed.)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5.
  2. ^ 2.0 2.1 Plato. Phaedo.  ed. E.A. Duke, W.F. Hicken, W.S.M. Nicoll, D.B. Robinson and J.C.G. Stracha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3. ^ 亞里斯多德(前4世紀中葉)論靈魂, ed. R.D. Hicks,劍橋大學出版社,1907; Books II-III trans. D.W. Hamlyn, Clarendon Aristotle Series,牛津大學出版社, 1968.
  4. ^ 4.0 4.1 Sri Swami Sivananda. Sankhya:印度哲學:The Sankhya.
  5. ^ 5.0 5.1 5.2 5.3 Descartes, René. Discourse on Method and 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Hacket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0-87220-421-9.
  6. ^ 6.0 6.1 6.2 6.3 Hart, W.D.(1996)"Dualism", in Samuel Guttenplan (org)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Blackwell, Oxford, 265-7.
  7. ^ 斯賓諾莎(1670)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A Theologico-Political Treatise).
  8. ^ 8.0 8.1 8.2 8.3 Kim, J., "Mind-Body Problem",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Ted Honderich(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9. ^ Pinel, J. Psychobiology,(1990)Prentice Hall, Inc. ISBN 88-15-07174-1
  10. ^ LeDoux, J.(2002)The Synaptic Self: How Our Brains Become Who We Are, New York:Viking Penguin. ISBN 88-7078-795-8
  11. ^ Russell, S. and Norvig, 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New Jerseyrentice Hall. ISBN 0-13-103805-2
  12. ^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1976)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13. ^ Churchland, Patricia. Neurophilosophy: Toward a Unified Science of the Mind-Brain.. MIT Press. 1986. ISBN 0-262-03116-7.
  14. ^ Churchland, Paul.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and the Propositional Attitud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1981, 78: 67–90. doi:10.2307/2025900.
  15. ^ Smart, J.J.C. Sensations and Brain Processes. Philosophical Review. 1956.
  16. ^ Donald Davidson. Essays on Actions and Ev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ISBN 0-19-924627-0.
  17. ^ Putnam, Hilary (1967). "sychological Predicates", in W. H. Capitan and D. D. Merrill, eds., Art, Mind and Religion(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18. ^ Dennett, Daniel. The intentional stan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8. ISBN 0-262-54053-3.
  19. ^ Searle, John. Intentionality. A Paper o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Frankfurt a. M.: Nachdr. Suhrkamp. 2001. ISBN 3-518-28556-4.
  20. ^ Robinson, H.(1983): "Aristotelian dualism", Oxford Studies in Ancient Philosophy 1, 123–44.
  21. ^ 21.0 21.1 Jackson, F.(1982)「Epiphenomenal Qualia.」 Reprinted in Chalmers, David ed. :2002. 心理哲學: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牛津大學出版社.
  22. ^ 22.0 22.1 Nagel, T. 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 Philosophy Review. 1974., (83): 435–456.  Check date values in: |date= (幫助)
  23. ^ Hegel,G.W.F. 精神現象學. , A.V. Miller譯with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foreword by J. N. Findlay(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7)ISBN 0-19-824597-1.
  24. ^ 胡塞爾. Logische Untersuchungen.  trans.: Giovanni Piana. Milan: EST. ISBN 88-428-0949-7
  25. ^ Flynn, Thomas, "Jean-Paul Sartr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04. Edward N. Zalta(ed.).
  26. ^ McClamrock, Ron. Existential Cognition: Computational Minds in the World.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學出版社. 1995.

延伸閱讀[編輯]入門書籍[編輯]
  • (英文) S. Priest, Theories of the Mind, Penguin Books, 1991
  • (英文) J. Searle,. Mind: A Brief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USA. ISBN 0-19-515733-8
  • (日文)信原幸弘『考える脳・考えない脳―心と知識の哲學』(講談社現代新書、2000年ISBN 4-06-149525-9
其他[編輯]
  • 高新民儲昭華. 《心靈哲學》. 商務印書館. 2002. ISBN 9787100033237 (中文(中國大陸)‎).
  • Lowe, E.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英文).
  • Braddon-Mitchell, David and Jackson, Frank.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6 (英文).
  • Graham, George. Philosophy of Mind - An Introduc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8 (英文).
  • Guttenplan, Samuel (編).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Blackwell. 1994 (英文).
  • Lycon, William G. (編). Mind and Cogni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9 (英文).
  • Ansgar Beckermann. Das Leib-Seele-Problem. Eine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München: UTB: Wilhelm Fink. 2008. ISBN 978-3-8252-2983-2 (德文).
  • Friedrich Hermanni, Thomas Buchheim (編). Das Leib-Seele-Problem. Antwortversuche aus medizinisch-naturwissenschaftlicher, philosophischer und theologischer Sicht. München: Wilhem Fink. 2006. ISBN 978-3-7705-4279-6 (德文).
  • Jaegwon Kim.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Wien u. a.: Springer. 1998. ISBN 3-211-83043-X (德文).
  • Carsten Könneker (編). Wer erklärt den Menschen? Hirnforscher, Psychologen und Philosophen im Dialog. Frankfurt/Main: Fischer TB. 2006. ISBN 3-596-17331-0 (德文).
  • Thomas Metzinger. Bewusstsein. Paderborn: mentis. 2006. ISBN 3-897-85551-8 (德文).
  • Thomas Metzinger. Das Leib-Seele-Problem. Paderborn: mentis. 2007. ISBN 3-897-85552-6 (德文).
  • Michael Pauen. Grundprobleme der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Eine Einführung. Frankfurt/Main: Fischer. 2005. ISBN 978-3-596-14568-3 (德文).
  • Arno Ros. Materie und Geist: Eine philosophische Untersuchung. Paderborn: mentis. 2005. ISBN 3-89785-397-3 (德文).
  • Jürgen Schröder.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Frankfurt/Main: Suhrkamp. 2004. ISBN 3-518-29271-4 (德文).
  • Erwin Schrödinger. Geist und Materie. Wien: Zsolnay. 1986. ISBN 3-552-03810-8 (德文).
  • John Searle. Geist. Eine Einführung. Frankfurt/Main: Suhrkamp. 2006. ISBN 3-518-58472-3 (德文).
  • Zur Zukunft der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Paderborn: mentis. 2008. ISBN 978-3-89785-611-0 (德文).
  • Dieter Sturma.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Leipzig: Reclam. 2005. ISBN 3-379-20122-7 (德文).
  • Dieter Teichert.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2006. ISBN 3-534-15463-0 (德文).
外部連結[編輯]
[[url=]顯示[/url]]
科學哲學
科學哲學
相關條目概念科學元理論科學哲學家
知識論 · 科學哲學史英語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科學史 · 演化思想史 · 生物哲學 · 化學哲學 · 物理哲學 · 精神哲學 · 人工智慧 · 信息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 感知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perception · 時間和空間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space and time · 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哲學 · 社會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 環境哲學 · 心理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psychology · 技術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 計算機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 of computer science · 偽科學 · 宗教與科學 · 科學修辭學英語Rhetoric of science · 科學知識社會學英語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 更多...


分析 · 分析-綜合區別 · 先驗 · 因果 · 可公度性 · 構想英語Construct (philosophy) · 劃界問題英語Demarcation problem · 解釋力英語Explanatory power · 事實 · 可否證性 · 我們現在不知道,將來也不知道英語Ignoramus et ignorabimus · 歸納推理 · 創造力 · 科學探究 · 科學調查模型英語Models of scientific inquiry · 本性英語Nature (philosophy) · 客觀性 · 觀察 · 範式 · 歸納問題英語Problem of induction · 科學解釋 · 定律 · 科學方法 · 科學革命 · 科學理論英語Scientific theory · 可測試性英語Testability · 選擇理論 ·


驗證整體論英語Confirmation holism · 真理融貫論 · 語境主義英語Contextualism · 傳統主義英語Conventionalism · 演繹的法則的英語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 · 實證主義 · 還原論 · 決定論 · 可謬論 · 基礎主義英語Foundationalism · 假設-演繹模型英語Hypothetico-deductive model · 無限主義英語Infinitism · 工具主義 · 實用主義 · 經驗主義 · 理性主義 · Received view of theories · Semantic view of theories · 科學實在論 ·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 科學主義 · 懷疑論 · 均變論 · 活力論


古典時期
中世紀
近代
18~19世紀
科學哲學創立
其他
現代哲學家
柏拉圖 · 亞里士多德 · 伊壁鳩魯 · 斯多亞學派 ·
聖維克多的休 · 羅吉爾·培根 · 伊本·魯世德 · 多明尼庫斯·貢狄薩利奴斯英語Dominicus Gundissalinus · 羅伯特·基爾沃比英語Robert Kilwardby · 奧卡姆的威廉 ·
弗蘭西斯·培根 · 皮埃爾·伽桑狄 · 勒内·笛卡兒 · 伽利略·伽利萊 · 托馬斯·霍布斯 · 艾薩克·牛頓 ·
伊曼努爾·康德 · 威廉·維赫維爾英語William Whewell · 奧古斯特·孔德 · 弗里德里希·謝林 · 威廉·馮特 · 威廉·文德爾班 ·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 赫伯特·斯賓塞 · 儒勒·昂利·龐加萊 · 皮埃爾·迪昂英語Pierre Duhem ·
卡爾·波普爾 · 查理·鄧巴·博爾德英語C. D. Broad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 卡爾·皮爾遜 · 托馬斯·庫恩 · 拉卡托什·伊姆雷 · 丹尼爾·丹尼特 ·
分析哲學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 伯特蘭·羅素 ·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 卡爾·古斯塔夫·亨普爾英語Carl Gustav Hempel · 史蒂芬·圖爾敏英語Stephen Toulmin)|
實用主義約翰·杜威 ·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精神哲學卡爾·雅斯貝爾斯 · 尤爾根·哈貝馬斯 · Paul HaeberlinBerlin Circle維也納學派 · 魯道夫·卡爾納普 · 奧圖·紐拉特其他保羅·費耶阿本德 ·
主題 · 分類 · Task Force · 討論 · 歷史

[[url=]顯示[/url]]
精神哲學
精神哲學家理論概念相關條目





[[url=]顯示[/url]]
哲學
[[url=]隱藏[/url]] 分支(形上學 · 知識論 · 邏輯學 · 倫理學 · 美學)
哲學與

[[url=]隱藏[/url]] 哲學學派
哲學史古典中世紀 9 – 16
世紀
近代英語Modern_philosophy) 17 – 19
世紀
當代 20 – 21
世紀

中國古希臘-羅馬英語Hellenistic_philosophy印度波斯英語Iranian philosophy




基督教的 歐洲東亞印度伊斯蘭猶太教






分析大陸



[[url=]隱藏[/url]] 領域
美學倫理學自由意志形上學知識論精神規範性英語Norm (philosophy)本體論現實









[[url=]隱藏[/url]]

各地區哲學列表



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精神哲学&oldid=32732918"
2 個分類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2%BE%E7%A5%9E%E5%93%B2%E5%AD%A6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10-3 19:30 
219.85.85.219
華梵大學 Huafan University•22301 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一號•

http://www.hfu.edu.tw/~kwc/CourseOutlines/mind1.htm
課程名稱: 心靈哲學
(Philosophy of Mind)
科目代號:
授課教師: 龔維正 開課系級: 哲學系三年級
修別: 選修 學分數/時數: 2
開課宗旨
「你永遠不可能了解我的感受,我是孤獨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紅男綠女、熙熙攘攘,其實都是孤獨的靈魂。你從來不知道我真正在想什麼,你一直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不知道。」
「科學不斷進步,過去以為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可能解決。我發明一種藥丸,使得他吃下後會瘋狂愛上我。是的,就連精神病也完全是腦神經結構及它的化學反應問題,心理治療完全不必要,僅靠藥物就可以了。」
生活中的許多事,都牽涉我們對心靈性質之理解,以上就是一些心靈哲學的最初材料。關於第一個文段,不妨考慮一下,你真的能夠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嗎?難道你最能確知的,不是只有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嗎?如果不能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那麼,你怎麼能夠知道他人有跟我一樣的心靈?而我又怎麼能夠從他人那裡學會有關心靈表達的字詞呢?關於第二個文段,不妨考慮一下如果真的有心靈,它是否只是腦神經系統的附產品?最終它只是一堆受制於DNA指令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腦神經學、心理學及人工智慧都試著了解心靈之性質。近年來,這些學科整合至「認知科學」之名下,有非常蓬勃快速的發展。在面對「唯物論是否取消心靈的自主性?」,以及「基因的決定論是否取消人的自主性?」之問題,有必要對心靈的問題作根本的探討。
這一學期期待處理更多的議題,了解不同的心靈哲學派別,作為反思之出發點及討論之背景知識。教材是重要的參考,但是請不要以為裡面說都是金科玉律,毫無問題。
授課綱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Minds, Bodies and People心靈與身體之問題
心靈如何關連到身體?心靈現象,像思想、情感等,等同於身體或腦之物理狀態嗎?若不是,它們有什麼樣的關係?
第三章     Mental States心靈狀態之問題
在不少情況人直接知道自己有什麼心靈狀態,但是我們檢視一個人是否真的相信什麼時,我們檢視他的行為,甚至當他說他相信什麼時,我們可以用他的行為證明他其實不相信。那麼,到底有某種心靈狀態之判準在哪裡?
第四章     Mental Content心靈內容之問題
不少人認為像「某人認為/相信P」之類的語句表達一種指向性,指向命題「P」;或者表達一種指向命題「P」之命題態度。所指向的東西,即命題,被稱為命題態度之內容。命題,於此被理解成一種抽象的東西。命題概念本身便有許多的爭議性。Lowe的著重點在命題態度之抽象命題內容怎麼能用來解釋行動等。之後, Lowe的陳述似乎不清楚,於此暫且不管。命題態度之說仍充滿許多奇怪之處,例如:如果認為之對象是命題,那麼「某人認為P」應能改寫成「某人認為命題『P』」,但是「某人認為命題『P』」與原句義不符,而且句義不完整,以致不可理解。問題出在哪?
第五章     Sensation and Appearance感覺與表象之問題
一旦承認標準狀況與非標準狀況之區分,似乎所有或許多關於對象之性質,變得不是關於對象之性質,而是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此外又有錯覺論證:錯覺時仍知覺到對象如何如何,這雖非事實,但是既然有所知覺,所以是知覺一個非外在的東西為如何如何。錯覺與非錯覺同為知覺,所以非錯覺時其實也知覺到一個非外在的東西為如何如何。而且表面上關於外在東西之性質,其實是於感覺經驗之性質,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稱為quale,qualia。這與我們一般想法相違。問題:到底有否這種內在的東西?有否種種稱為qualia的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感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六章     Perception知覺之問題
有人認為感覺接受許多來自外界之材料,概念用上去後,才知覺到什麼什麼為如何。感覺之內容就是印到視網膜的東西嗎?如果是,成人與小孩或小狗知覺到的就沒差別了,可是有草概念者與沒草概念者知覺到的是有差別的,例如請他們描述知覺到的,便有相當大的差異。問題出在哪?感覺經驗之內容到底已經是概念性的,還是非概念性的?知覺內容之構成要素為何?其中知覺之模扮演什麼角色?
第七章     Thought and Language思想與語言
所有的思想都是符號式的嗎?思想之所及不超出語言之所及嗎?語言塑造了思想?
第八章     Human Ration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類理性與人工智慧
機器能思考、會使用語言嗎?
第九章     Action, Intention and Will行動、意圖與意志
「自由意志」是何義?人有自由意志嗎?行動與肢體活動似乎有差別,差別在哪?有意的行動與無意的行動之差別在哪?試(trying)是否就是意志?心靈狀態,像相信、欲求、意圖、情感等,在行動之動機方面扮演什麼角色?行動之理由與行動之原因有何差別?有何關連?
第十章    人之同一性與自我知識

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教材
Lowe, E.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主要參考書
Braddon-Mitchell, David and Jackson, Frank: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6.
Graham, George: Philosophy of Mind - An Introduc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8.
Guttenplan, Samuel (ed.):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Blackwell, 1994.
Lycon, William G. (ed.): Mind and Cogni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9.

http://www.hfu.edu.tw/~kwc/CourseOutlines/mind1.htm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10-17 19:51 
219.85.194.190
(本文轉載自人文哲學論壇 URL:http://pub46.bravenet.com/forum/show.php?usernum=3895088079)   
 

心靈哲學介紹


方世豪

中國哲學中「心」的概念由來久矣。自上古詩經至現代中國哲學都在不斷討論「心」 的哲學,其所牽涉範圍常常是道德問題,這是中國哲學特色之一。在討論中 國哲學「心」的哲學之前,先看看西方哲學如何討論「心靈哲學」是有需要的。西 方哲學明顯沒有中國哲學中「心」的哲學的內容,不是說西方哲學不處理道德問題, 也不是不處理「心靈」的問題,而是很少以「心」的概念來處理道德問題,故其 「心」的內容與中國哲學中的「心」的內容是有差別的。西方哲學部門中有一門叫 「心靈哲學」的(The philosophy of mind) 。它提出 的問題是,世界事物都有物理的部分,但這眾多的物理部分是如何統合的?例如當 我在閱讀時,眼睛在由左至右看,手指在翻動紙張,大腦在使用能量,血液在輸送 氧,肺部在呼吸,神經在細胞與大腦之間輸送訊息,這一切都是物理的部分,但這 一切物理的部分是如何統合而成為一次「閱讀」的經驗呢?與「我」有何關係呢? 「我」是否在物理身體之外呢?身體死亡之後,「我」是否仍然存在呢?「心靈」 與我的大腦是否是同一樣的東西?「心靈」在哪裡呢?我是否可以用我的「心靈」 與別人的「心靈」溝通?或我們只是在猜想別人的「心靈」是如何如何呢?現代科 技創造人工智能可能嗎?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西方哲學中「心靈哲學」會討論到的問題,它們牽涉到生物 學、心理學、社會學、電腦科技等其他領域,但最主要是這些科目如何與我的「心 靈」有關係。這些問題中最基本的一個是,心靈與我們身體的關係是怎樣的? 西方哲學處理這個問題時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偏向肯定身體與行為的物理主義 與行為主義;另一個方向是偏向肯定心靈的理想主義< 或觀念論)。當然,還有很多 的哲學家是兼論兩者的二元論者。先說物理主義,他們肯定只有身體和行為才是最真實的,思想與情感等東西都 是由物理性質的身體所形成,如大腦的電子脈衝,肌肉的化學反應等物理現象會形 成我們各種思考和情感反應。他們提出兩個實例證明此說,一是用電流刺激大腦, 對人的性情有所影響,現代醫學上是有用這個方法來醫治一些情緒低落的病人的。 另一個例子是一個大腦嚴重受損的人,受損前後是完全兩種模樣的,受損後甚至是 否可被稱為「一個人」也有問題。總之,所謂一個人就是大腦加身體加神經系統。相信我們都不反對人是有大腦、 身體、神經系統的,但除此以外,真是沒有其 他成分嗎?一名母親抱著她的嬰孩在胸前慢動作左右搖擺,你是否只見到一名中年 婦女雙手屈曲緊扣,手上放置了一名重十多磅的嬰兒在作四十五度和每秒一下的擺> 動呢?難道你看不見她的動作流露出的關懷和愛心?南京大屠殺中,你是否只見到 一名軍人拿著重三十磅的大刀在斜向四十五度的角度,用一百磅力度移向另一名男 子的頸部,而跟著該男子的頸部以某時速的速度滾在一旁,血液則以每秒某公升的 速度向上噴出?你看不到其中的殘酷嗎?這些物理現象背後真的沒有其他東西存在 嗎?西哲康德就曾指出人理性範圍所見只是現象,但現象背後的物自身世界就非人 理性所能認知了。康德這是指出世界之兩層性,但他承認除了現象外,還有其他世 界、其他東西存在,只是不能由知性理性認知而已,「道德」就是其中一種。由此 可見,物理主義所說實與我們生活所感有所乖離。 相反於物理主義,理想主義(或譯「觀念論」)肯定精神多於物質,由於我們 所見的物質、身體、他人的身體、和一切經驗到的,都可能是假的,因為都是經由 我們的心靈所反映給我們知道的。著名的例子是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的懷疑論, 我們感官所知的一切都不一定是真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我思故我在」才是最 真實的。這才是哲學的起點。當然笛卡兒哲學的懷疑論只是起點,最後笛卡兒仍然 保住了身體與世界的真實性,並非真正極端的理想主義者。巴克萊和萊布尼茲才真 正是理想主義者。 巴克萊認為所有事物都是在心靈上存在的。我們認知世界只能通過感官而不能 由其他途徑認知,這個世界就是由於這些感官的知覺所組成的。這些知覺都是觀念, 是心靈上存在的觀念,所謂「紅的感覺」不能離開心靈而獨立存在。因此世界的存 在,即由眾多觀念組合而成的世界,因而稱為「被感知」的。因此有「存在即被感 知」的名言。 若這裡有一張桌子,我看到、摸到,故我感知到桌子的存在,我有桌子的觀念, 桌子也因我的感知而成為一個存在物。但當我合上眼睛,收起雙手時,這桌子即不 存在,因我沒有了觀念。當我再睜開眼睛時,這桌子又即時存在了,因為它又再成 為我的觀念,又再被我感知了。那麼巴克萊如何解釋桌子的連續存在呢?他認為當 我不看桌子時,會有其他人在看它,它便又繼續存在了。那麼,如果在深山中有一 桌子,但無人看見又如何呢?巴克萊認為最後也會有上帝在感知,所以是存在的。 因為有上帝,所以萬物存在。 但到底這些感官的感知是否真的是心靈的?這些感知是不是純心靈的或純主觀 的呢?會不會有物理性的成分,有部分是客觀的呢? 萊布尼茲認為世界可分為心靈上的和物質上的存在,但是凡物質上的存在都可 被分解為眾多的小部分,小部分又可再被分解,直至最後不能再被分解為止,那時 便是無數的單子,單子是不可被分的單位。但這些單子既是不可被分,則單子是不 佔空間的東西,因為凡佔空間的都可被分,不佔空間而存在的,便只有在心靈上的 存在了。這就是他著名的「單子論」了。 「心靈」(或譯「精神」)在現代的意義很多時是指人的思想,但萊布尼茲明 顯不是用此意義。在他的時代,由於笛卡兒的世界是二分的,分為物質與心靈,故 萊布尼茲繼承了這種二分,無可選擇地不是物質性的便只好選擇心靈的。若在今天, 他可能會選用仍是物理意義但較為抽象的「能量」概念來解釋,相信會更符合他的 意思。雖然萊布尼茲的單子是在心靈上存在,但他如何用單子來解釋一些抽象的概 念如公義、仁慈等呢?關於這點,他似乎未有好好的解釋。 至於其他二元論者又如何解釋心靈與身體的關係呢?柏拉圖在《費多篇》裡認 為身體是合成的,因此易壞;心靈是簡單的,因此不易壞,因此理型既是不變的, 便應存在於心靈中。由於心靈中有不朽的理型存在,因此心靈也是不朽的。你可能 不同意柏拉圖這些說法,但有一點要留意的是,柏拉圖其實指出了心靈不是時空中 物,因此心靈不是指我們的大腦。 另外一點較多人接受的是心靈很多時是在溝通中展現出來的。溝通其實是牽涉 了主客或兩個不同領域的區分。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時其實是明顯的區分出外 在的世界和內在的心靈,世界與心靈是兩個領域,有分別但又互相影響。笛卡兒的 心靈有偏向現代的神經系統的傾向,因為他認為心靈可影響身體,而世界是被物理 定律所決定,如果心靈要影響世界便得透過身體的活動,因此如果心靈不能指揮身 體活動,則外在世界只是一封閉系統而與心靈無關。但笛卡兒的心靈又是非經驗的, 不在時空之中,不是身體的一部分,但又有關於身體,可影響身體,因此《心靈的 概念》作者賴爾 曾稱笛卡兒這個觀點為「機器中的幽靈」。 二元論說法之中,又有所謂假象論和互動論。假象論是說我們的大腦和神經系 統如此複雜,令我們有可獨立決定或自由選擇的假象。心靈好像是自由選擇以影響 外在世界的現象,而其實外在世界只是依從物理定律而轉變,一早已被決定,所謂 心靈決定也只是大腦細胞的電子脈衝影響而已。這說法其實是物理主義,心靈根本 沒有絲毫影響力。就像現在的電腦模擬的人工智能一樣,人與電腦下棋,電腦好像 懂得用心思考而跟你一著一著的下棋,但其實只是有人早已把很多很多的複雜的變 化輸入到其系統中,電腦經一輪複雜的運算後而得出結果,好像人用思考出來的一 樣,但其實只是一連串的機械程序而已。 至於互動論者最主要面對的問題是,如果心靈與身體是區分開的,那麼它們是 如何做到互相影響的呢?好像牙齒壞了(物理現象)而導致痛苦和不快樂(心靈感 受),或因害怕(心靈感受)而導致冒出冷汗和戰抖(物理現象)。但這兩者(心 靈和現象)之間有沒有分界線呢?沒有又如何分開為兩個領域呢?若有,兩者又如 何越過分界而連在一起產生互動呢? 關於以上問題,其中一種解釋是「偶然論」,即是牙齒壞了與痛楚是偶然同時 出現,並無因果關係,甚至有極端的哲學家認為並不是人的心靈在控制自己揮動臂 膀,而其實是上帝在控制你的臂膀揮動而已!這解釋完全否定了因果律,像極端的 懷疑論一樣。 另一種解釋是「預設和諧論」。他們認為心靈與世界雖然互為獨立,但因在一 預設的和諧中運作,故可運作得很順利而看來好像互相影響,就好像萊布尼茲單子 論的預設和諧一樣。單子既互為獨立,因何可以一起形成活動,就是在一預設的和 諧中的緣故,而這其實是上帝的預設。這本是萊布尼茲用來解釋目的論論證,證明 上帝存在的說法,但後來也有哲學家用來解釋心靈與世界的互動。 還有一種「一體兩面論」。史賓諾莎就是持此說者,他認為所有存在都是有心 靈一面和物質一面,心靈與身體是不能分開,是同一存在的兩個面向。例如:思想> 是心靈表現,但從另一面向看,便是大腦脈衝的表現,或者我們可稱心靈表現為內 在的表現,現象世界為外在的表現,則思想為內在表現,大腦脈衝為外在表現。又 例如聽音樂,欣賞音樂是內在心靈的表現,聲音波長與頻率是外在世界的表現。這 個說法的問題是,如史賓諾莎所指出,所謂「選擇自由」只是幻象,我們根本沒有 任何抉擇的力量。因為外在世界的現象完全受制於物理定律,完全沒有自由性,如 果心靈表現只是一體之兩面,則心靈也是不自由的。 那麼到底心靈與世界是可分開的或不能分開的?是否互相影響?關係為何?由 以上所論可見,西方傳統哲學所論之「心」,主要包括兩種機能,一種是心靈與世 界的關係,即心靈如何知道世界的問題;另一種機能是意志的機能,即心靈如何使 我們的身體在世界上作出行為,即如何實踐出心靈的要求的問題。這個結論當然是 概括西方傳統主流哲學而說,其中也有少數哲學家討論心靈是牽涉道德問題,但不 是主流。但中國哲學在討論「心」的哲學時則是以討論道德問題為主,正可見中西 哲學取向不同,如果總是以西方哲學所要求的來評論中國哲學便會有所偏差了。

http://www.hkshp.org/newsgroup/mine.htm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10-18 01:39 
219.85.194.190

心靈哲學

(Philosophy of Mind)

授課老師: 米建國
課程編號: BPH338 01
上課教室: B617
上課時間: 星期五10:10—12:00
授課學分: 二學期各二學分
Office Hours: Mon. & Tue. 1:10 ~ 3:00 (or by appointment)
e-mail: cmi@mail.scu.edu.tw

課程內容綱要:
心靈哲學(philosophy of mind)就其字面而言,是一門探討有關心靈(mind)的哲學。然而,這樣的定義並不能真正有效地告訴我們究竟什麼是心靈哲學(“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Mind?”)。為了要對這門學科有一個比較概括性的了解,我們可以先從認識心靈哲學所討論的一些主要問題著手。
首先,什麼是心靈(mind)?”什麼是心理現象(mentality)?”一個具有心靈或心理特質的生物需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電腦、機器人、或人工智慧這一類的電子機械設計是否也可能具有心靈?”。這些比較抽象而具哲學性的問題,似乎沒有直接而明顯的答案。在回答這類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探討一群更基本的問題,亦即存有學的問題(the ontological problems)—“心靈是否存在?”心靈的本質是什麼?”心靈與物體之間的關係如何?”;這其實就是傳統所謂的心物問題” (the mind-body problem)
有關心物問題,從傳統到現代有許多不同的主張和理論,但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一.    心物二元論(dualism這是一種主張心靈與物質並存的理論。
二.    唯物論(materialism這是一種主張只有物質存在,而心靈並不存在的理論。
三.    唯心論(idealism這是一種主張只有心靈存在,而物質並不存在的理論。
然而,當代心靈哲學的發展,其理論性與複雜性卻遠超過以上三類的簡單區分。本學期課程的設計,主要是針對當代的心理學、認知科學、神經生理科學、與電腦科技和人工智慧之發展,對傳統心物問題所產生之衝擊與影響,做一個比較全面性的研究與探討。
一開始我們將對心靈做為一種行為”(Mind as Behavior)心靈被視為一種大腦狀態”(Mind as the Brain)心靈做為一個電腦”(Mind as a Computer)、與心靈被視為一種因果結構”(Mind as a Causal Structure),逐一的檢視各種支持與反對這些主張所產生的可能之論證與理由。透過這個檢視過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代心靈哲學中理論的多樣性、研究方法學上的多元性、及其研究問題的複雜性。因此,在課堂中我們還將討論到一些與心靈哲學上知識論、語意學及方法學相關的問題: 例如,如何知道其他人的心靈(Other Minds)、如何確知自己的心靈經驗一定是正確無誤的(Consciousness and Intentionality)、什麼是痛(pain)或快樂的意義、什麼是一種命題的態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又有哪些特殊的方法可以應用在心靈哲學的研究與討論之上。
總之,這一門課將引領大家進行一段二十世紀的心靈哲學發展之旅,我們將不難看出傳統的哲學問題在當代科學發展的洗禮下所展現出的一個嶄新風貌。

教科書:
Jaegwon Kim, Philosophy of Mind, Westview Press, 1998.

參考書籍:
Paul M. Churchland, Matter and Consciousness, the MIT Press, revised edition, 1988. (汪益/譯,物質語意識當代心靈哲學導讀,遠流出版事業,1994)

評分方式:
1.  Term paper (期末報告,due on the 18th of January), 40% of the total grade.
2.  Class presentation (課堂報告), 30% of the total grade.
3.  Class participation (課堂參與), 30% of the total grade.

學期進度:
9/21         General introduction; Administrative details
9/28         What is the Philosophy of Mind? Its subject matter and main problems
10/5         The mind-body problem
10/12       The Cartesian Dualism
10/19       The other versions of Dualism
10/26       Mind as behavior (1)
11/2       Mind as behavior (2)
11/9         Mind as the brain (1)
11/16       Mind as the brain (2)
11/23       Mind as a computer (1)
11/30       Mind as a computer (2)
12/7        Mind as a causal structure (1)
12/14       Mind as a causal structure (2)
12/21       Consciousness
12/28       Mental content
1/4         The problem of “qualia”; the problem of reduction
1/11         A conclusive remark
1/18         Term paper due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10-18 01:42 
219.85.194.190

國立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教學與研究成員
http://www.ym.edu.tw/phil/faculty.html

專任教授 |本校支援師資| 博士後研究 | 研究助理 |
訪問教授 | 訪問學者

專任教授
[url=]王文方 教授兼所長
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邏輯、模態邏輯、邏輯哲學、形上學
[/url]
電子信箱:wfwang@ym.edu.tw 

洪裕宏 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哲學與認知科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意識研究、心靈哲學、人工智慧的哲學、聯結論、認知科學的哲學、形上學、科學哲學
電子信箱:yhhoung@ym.edu.tw

鄭凱元 教授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Graduate Center)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語言哲學、形上學、維根斯坦哲學
次要專長領域: 心靈哲學、知識論、認知科學
電子信箱:kcheng@ym.edu.tw


Thomas Benda (卞拓蒙) 副教授兼研究生顧問
德國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尼安大學(University of Munich)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心靈哲學、科學哲學、物理哲學、邏輯
電子信箱:tbenda@ym.edu.tw



Aleksandra Mroczko-Wasowicz ( 房雅俐 ) 副教授
德國古騰堡大學 (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Mainz ) 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心靈及知覺哲學、心理及認知科學哲學、神經科學哲學、意識研究、神經倫理學、共感症研究
電子信箱Mroczko-Wasowicz@ym.edu.tw
嚴如玉 助理教授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自我與自我意識理論、意識研究、心靈哲學、認知神經科學的哲學
次要專長領域:Process Philosophy、科學哲學、形上學、知識論
電子信箱karenyan@ym.edu.tw

杜培基 老師 (兼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教研部主治醫師
主要專長領域: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功能連結核磁共振造影、精神疾病腦造影、自我與意識的神經基礎
電子信箱:peichitu@gmail.com

[top]

訪問教授
林宗德 助理教授
學歷: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社會學/STS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STS、人工智慧/機器人的社會學與哲學、日本科技史
電子信箱:tdlin@mx.nthu.edu.tw


[top]

訪問學者
Jonathon Hricko 博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歷史與科學哲學(尤其是化學哲學)
次要專長領域:邏輯、心靈哲學、倫理學、道德心理學、古希臘哲學
電子信箱jonathon.hricko@gmail.com
林映彤 博士
德國古騰堡大學 ( Johannes Gutenberg University Mainz ) 哲學博士
主要專長領域:心靈哲學、神經倫理學、意識研究、認知科學哲學、認知增強、自我意識、人格等同、妄想症
次要專長領域:形上學、倫理學、生物哲學、生物倫理學
電子信箱: liny@uni-mainz.de
[top]

本校支援師資

曾志朗 教授
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主要專長領域:認知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神經心理學、神經語言學
洪洲伯 助理教授
神經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要專長領域:神經生理學、視覺神經生理學、視覺物體辨識、腦機介面
謝仁俊 教授
腦科學研究所教授兼腦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專長領域:臨床神經精神醫學、認知神經科學


傅大為 教授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主要專長領域:科學史與科學哲學、STS、性別與醫療、台灣近代醫學身體史


王文基 副教授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主要專長領域:精神醫學史、科學史、醫學史、科技與社會研究


[top]

博士後研究
[top]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11-1 03:37 
219.85.112.153
課程名稱: 心靈哲學
(Philosophy of Mind)
科目代號:
授課教師: 龔維正 開課系級: 哲學系三年級
修別: 選修 學分數/時數: 2
開課宗旨
「你永遠不可能了解我的感受,我是孤獨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紅男綠女、熙熙攘攘,其實都是孤獨的靈魂。你從來不知道我真正在想什麼,你一直以為你知道,其實你不知道。」

「科學不斷進步,過去以為不能解決的問題,都可能解決。我發明一種藥丸,使得他吃下後會瘋狂愛上我。是的,就連精神病也完全是腦神經結構及它的化學反應問題,心理治療完全不必要,僅靠藥物就可以了。」

生活中的許多事,都牽涉我們對心靈性質之理解,以上就是一些心靈哲學的最初材料。關於第一個文段,不妨考慮一下,你真的能夠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嗎?難道你最能確知的,不是只有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嗎?如果不能知道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那麼,你怎麼能夠知道他人有跟我一樣的心靈?而我又怎麼能夠從他人那裡學會有關心靈表達的字詞呢?關於第二個文段,不妨考慮一下如果真的有心靈,它是否只是腦神經系統的附產品?最終它只是一堆受制於DNA指令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腦神經學、心理學及人工智慧都試著了解心靈之性質。近年來,這些學科整合至「認知科學」之名下,有非常蓬勃快速的發展。在面對「唯物論是否取消心靈的自主性?」,以及「基因的決定論是否取消人的自主性?」之問題,有必要對心靈的問題作根本的探討。

這一學期期待處理更多的議題,了解不同的心靈哲學派別,作為反思之出發點及討論之背景知識。教材是重要的參考,但是請不要以為裡面說都是金科玉律,毫無問題。


授課綱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Minds, Bodies and People心靈與身體之問題

心靈如何關連到身體?心靈現象,像思想、情感等,等同於身體或腦之物理狀態嗎?若不是,它們有什麼樣的關係?

第三章     Mental States心靈狀態之問題
在不少情況人直接知道自己有什麼心靈狀態,但是我們檢視一個人是否真的相信什麼時,我們檢視他的行為,甚至當他說他相信什麼時,我們可以用他的行為證明他其實不相信。那麼,到底有某種心靈狀態之判準在哪裡?

第四章     Mental Content心靈內容之問題
不少人認為像「某人認為/相信P」之類的語句表達一種指向性,指向命題「P」;或者表達一種指向命題「P」之命題態度。所指向的東西,即命題,被稱為命題態度之內容。命題,於此被理解成一種抽象的東西。命題概念本身便有許多的爭議性。Lowe的著重點在命題態度之抽象命題內容怎麼能用來解釋行動等。之後, Lowe的陳述似乎不清楚,於此暫且不管。命題態度之說仍充滿許多奇怪之處,例如:如果認為之對象是命題,那麼「某人認為P」應能改寫成「某人認為命題『P』」,但是「某人認為命題『P』」與原句義不符,而且句義不完整,以致不可理解。問題出在哪?

第五章     Sensation and Appearance感覺與表象之問題
一旦承認標準狀況與非標準狀況之區分,似乎所有或許多關於對象之性質,變得不是關於對象之性質,而是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此外又有錯覺論證:錯覺時仍知覺到對象如何如何,這雖非事實,但是既然有所知覺,所以是知覺一個非外在的東西為如何如何。錯覺與非錯覺同為知覺,所以非錯覺時其實也知覺到一個非外在的東西為如何如何。而且表面上關於外在東西之性質,其實是於感覺經驗之性質,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稱為quale,qualia。這與我們一般想法相違。問題:到底有否這種內在的東西?有否種種稱為qualia的關於感覺經驗之性質?感覺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六章     Perception知覺之問題
有人認為感覺接受許多來自外界之材料,概念用上去後,才知覺到什麼什麼為如何。感覺之內容就是印到視網膜的東西嗎?如果是,成人與小孩或小狗知覺到的就沒差別了,可是有草概念者與沒草概念者知覺到的是有差別的,例如請他們描述知覺到的,便有相當大的差異。問題出在哪?感覺經驗之內容到底已經是概念性的,還是非概念性的?知覺內容之構成要素為何?其中知覺之模扮演什麼角色?

第七章     Thought and Language思想與語言
所有的思想都是符號式的嗎?思想之所及不超出語言之所及嗎?語言塑造了思想?

第八章     Human Ration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類理性與人工智慧
機器能思考、會使用語言嗎?

第九章     Action, Intention and Will行動、意圖與意志
「自由意志」是何義?人有自由意志嗎?行動與肢體活動似乎有差別,差別在哪?有意的行動與無意的行動之差別在哪?試(trying)是否就是意志?心靈狀態,像相信、欲求、意圖、情感等,在行動之動機方面扮演什麼角色?行動之理由與行動之原因有何差別?有何關連?

第十章    人之同一性與自我知識

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教材
Lowe, E. J.: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2000.
主要參考書
Braddon-Mitchell, David and Jackson, Frank: Philosophy of Mind and Cognition, Oxford: Blackwell, 1996.
Graham, George: Philosophy of Mind - An Introduc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8.
Guttenplan, Samuel (ed.): 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Blackwell, 1994.
Lycon, William G. (ed.): Mind and Cognition, 2nd., Oxford: Blackwell, 1999.

http://www.hfu.edu.tw/~kwc/CourseOutlines/mind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