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馬克思主義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9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8-8 06:17 
219.85.195.227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馬克思主義[編輯]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往: 導覽搜尋馬克思主義

著作顯示▼


共產黨宣言
政治經濟學批判
資本論》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德意志意識形態》 《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理論顯示▼


辯證唯物主義
經濟決定論
歷史唯物主義
馬克思社會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無產階級 · 資產階級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經濟學顯示▼


資本積累 · 危機理論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商品 · 剝削
經濟決定論
勞動力 · 價值法則
生產資料 · 生產方式
生產力
剩餘勞動力 · 剩餘價值
轉型問題



社會學顯示▼


異化
經濟基礎上層建築
資產階級 · 階級 · 階級意識
商品拜物教
剝削 · 人性
意識形態 · 無產階級
私有財產
生產關係
科學社會主義



歷史顯示▼


馬克思的歷史理論
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決定論
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資本主義生產
階級鬥爭 · 社會主義
無產階級專政
資本的原始積累
無產階級革命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世界革命
無國界的共產主義



哲學顯示▼


馬克思主義哲學
辯證唯物主義
蘇聯哲學
新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
馬克思女性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
分析馬克思主義
結構馬克思主義
後馬克思主義
青年馬克思
開放馬克思主義



人物顯示▼


卡爾·馬克思
弗雷德里希·恩格斯
考茨基 · 伯恩施坦
普列漢諾夫 · 盧森堡
列寧
史達林 · 毛澤東
托洛茨基 · 切格瓦拉
阿爾都塞 · 盧卡奇
葛蘭西 · 德博



* 社會主義 * 哲學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基或方法論的寫作對現代的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獨特的政治經濟學社會學哲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1]。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並沒有一套統一的定義,也因此它在眾多的領域和題材上出現多元的發展,導致其門下包含眾多明顯對立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2]
馬克思主義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維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3]。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分析,由無產階級勞動操作的高效率機械化生產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替少數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產生了剩餘產品並成為剩餘價值,此種剝削關係進而轉化而根本性的矛盾,隨著矛盾的擴大,社會的革命必將發生。馬克思主義預言社會主義會從革命中產生,並將生產工具歸還到集體的手上,依據每個人的「實際勞動」分發利潤,並且依據「需求」而非利潤規劃生產。馬克思並且稱在社會主義之後,共產主義將會誕生,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為生產模式,成為一個無階級、無國界、無貨幣、無私人產權的社會。馬克思主義發展為眾多的分支和流派,不同的流派對於古典馬克思主義的論點往往有不同解讀和著重處,有時也會融合非馬克思主義的概念,由於這些理論方法上的差異,眾多馬克思主義流派除了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批判態度一致以外,並沒有既定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4]。也因此,眾多從馬克思主義衍生的政治哲學,在追求社會主義上所採取的策略常大不相同。
目錄 [隱藏]


概念[編輯]古典馬克思主義指的是由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提出的理論,亦即「馬克思相信什麼」,用以與之後學者或革命家提出的馬克思主義流派作為對照。即使在馬克思在世時,他便曾在1883年寫信給法國的工運人士朱爾斯·蓋德以及他自己的女婿保羅·拉法格,指控兩人歪曲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搭乘革命的順風車」,並且說「如果他們那一套是馬克思主義,我自己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5]
歷史唯物主義[編輯]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出現,或者稱為唯物主義對於歷史上社會現象的持續影響和延伸,移除了傳統歷史研究最重大的兩個盲點。首先,傳統歷史學只檢視人類歷史行為的意識形態動機,卻忽略了支配人類社會關係的客觀法則…第二,傳統歷史學忽略了佔大多數的「人民」的活動,而歷史唯物主義則以自然科學一般的準確性對人民的社會條件和生活進行研究,以及改變這些現況的潮流。


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者列寧,1913年。[6]



「社會不是由個體構成的,而是由眾多社會關係所建構出的集體,個體的角色是由這些集體關係所定義」
—— 卡爾·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858年[7]
歷史唯物主義又被愛德華·伯恩施坦稱為是「由經濟角度對歷史的解讀」[8]以經濟為出發點檢視人類社會的發展和和賴以謀生的生產方式。歷史唯物主義主張一個社會的基本特色(社會階層、政治架構、意識形態)是根基於經濟的活動上,亦即一個社會的上層建築公民社會組成了一個社會的底層架構,而政治和法律系統則構成上層建築,底層架構透過政治活動、宗教和哲學與上層建築做連結,並且調節上層建築的運作和社會整體的意識。物質生產模式的發展與既有的生產關係產生衝突,這種衝突於是促生社會革命,進而改變經濟根基和上層架構[9]
馬克思認為這些社會經濟的衝突在歷史上曾一再透過階段性的模式發生:
  1. 原始共產主義:集體狩獵採收的部落社會
  2. 奴隸社會:由部落發展至城邦,貴族階級產生
  3. 封建主義:貴族階級為統治階級,商人逐漸衍生為資產階級
  4. 資本主義:資產階級為統治階級,維持並僱用勞動階級
  5. 社會主義:勞動者產生階級意識,透過無產階級革命推翻資本主義專政,以無產階級專政取而代之
  6. 共產主義:無階級而無國界的社會
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編輯]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和革命家列寧說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骨架來自於馬克思的經濟學理論[10],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下的資產階級和經濟學家吹捧著「資本家和勞工利益互相連結」的謊言,馬克思認為資本家透過以「製造工作機會」為藉口正當化資本主義下以資本成長效率為最高優先而獲利資本家的生產模式[11]。馬克思主張當一個人勞動所得沒有獲得同比例的產品時便構成了剩餘價值,而剩餘價值於是成了剝削的來源。剝削是每個階級社會必有的經濟特徵,某些人對於生產工具的控制使得他們可以剝削其他人。在資本主義下,勞動價值理論說明了一個產品的價值等同於生產這個產品所需要的「社會勞動時間」,勞工生產而沒有獲得工資報酬的額外勞動價值於是成為剩餘價值。
依馬克思說法,在資本主義之前的社會,對勞工的剝削是透過暴力維持的,而在資本主義下這種剝削則要透過更為微妙的方式進行。由於勞工沒有擁有生產工具,他們必然需要替資本家工作以換取生活所需。勞工可以自由選擇要替哪個資本家工作,在這個層面上雇傭關係是自願的,然而由於勞工若是不工作便會挨餓,也因此剝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下勞工的雇傭自由只是假象。
異化是人與他們自然本質產生隔閡時的現象,而異化又是資本主義下必然的產物。在資本主義下,勞工生產的成果被僱主侵佔,也因此在勞工和其生產產品之間形成異化[12]。馬克思認為異化代表了勞工在資本主義體制下的處境,至於勞工是否自覺到自己的困境並不會改變現實。一個社會階級的地位取決於他們與生產工具的關係,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社會下的社會階級分為:
  • 無產階級:販售自己勞動產力、並且在生產模式中沒有擁有生產工具的人。依據馬克思說法,
  • 資產階級:那些「擁有生產工具」的人,並且向無產階級購買勞動力。資產階級又分為一般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
    • 小資產階級:那些「擁有生產工具」但又同時進行勞動工作的人,比如小商人、同時為地主的農民、技術人員等。馬克思預言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更新,小資產階級最後會被淘汰,使得他們從中產階級跌落到無產階級。
  • 流氓無產階級:罪犯、無業遊民、乞丐等與在經濟體系裡沒有身分的人。
  • 地主:在歷史上曾經相當重要的階級,現在只維持部分財富和權力
  • 農民:缺乏組織的一個階級,沒有能力影響社會經濟的改變,大部分人會轉換為無產階級,有些會成為地主。
階級意識主宰了一個階級對於自身和世界關係的認知意識,同時也決定了其理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方向。也因此,在革命可以成功達成之前,階級意識的存在是必要的。
儘管馬克思並沒有定義意識形態,他仍然批評這一詞所代表的許多被塑造出的社會假象[13],恩格斯說:「意識形態是那些號稱思想家的人在不自覺被假階級意識影響下所產生的。有意識形態的人對自己支持某目標的動機是不自覺的,否則我們便不會稱它是意識形態。也因此,有意識形態的人,支持的只是假的或不存的目標。」由於統治階級控制社會上的生產工具和上層建築,馬克思認為一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都是在鼓吹對統治階級最有利的思想[14][15]政治經濟學一詞原先是描述對於資本主義下經濟生產模式的研究,馬克思主義者在19世紀廣泛使用這一詞來描述對於生產工具、資本、已經經濟活動的研究。
革命、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編輯]馬克思主義認為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型是人類社會所不可避免的一個章節,列寧說:「很明顯的,馬克思從研究當代社會經濟原理的基礎上,得出了資本主義社會必將邁向社會主義的結論。」[16]
馬克思者普遍認為一個社會主義社會比資本主義要能帶給更大部分人利益,比如列寧在1917年俄國革命前說:「生產模式的社會化必將導致生產工具回歸社會,這種轉變將可以帶來勞動產能的龐大提升、工時的減少,並且將落後、雜亂、規模又小的資本主義生產轉而集體而先進的生產。」[17]
歷史[編輯]馬克思和恩格斯[編輯]主條目: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卡爾·馬克思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是德國的哲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社會主義者,他以歷史唯物主義、異化、和剝削理論來解釋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並且透過階級鬥爭分析歷史。馬克思在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中概述了他的理論:「所有社會自古以來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他的思想在當時就已經有相當影響力,並且在他死去後,由1917年的俄國革命大幅度的擴張。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是與馬克思並肩發展出共產主義的德國政治思想家。馬克思和恩格斯兩人在1844年九月相遇,兩人很快發現他們對於哲學和社會主義都有相同的熱衷,他們一同發表了《神聖家族》一書。1845年1月當法國將馬克思驅逐出境後,馬克思和恩格斯搬到了比利時,因為那時比利時是歐洲各國裡較能容忍自由言論的。他們在1846年1月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人的聯絡會。
兩人在1847年開始以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原理》一書為根基寫作《共產黨宣言》,最後在1848年2月出版了這本一萬兩千字的政治宣言。比利時在當年3月將兩人驅逐出境,兩人於是搬到科隆,在當地出版《新萊茵報》。接著在1849年兩人又被迫離開科隆前往倫敦,德意志政府要求英國政府將兩人驅逐出境,然而當時的英國首相約翰·羅素伯爵拒絕了此一請求。
在馬克思於1883年去世後,恩格斯成為了馬克思留下著作的翻譯者和編輯者。恩格斯自己也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一書,分析一夫一妻制是男性支配女性的社會制度,就有如資本主義下資產階級剝削勞工一般。也因此,恩格斯對於女性主義馬克思女性主義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初[編輯]1917年的俄國革命是第一起以馬克思主義的工人國家理念作為基礎的政治革命,新的共產政府上台後馬上面臨反革命、內戰和國外介入[18],列寧解釋道「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課題就是,社會主義的成功必須取決於許多已開發國家的勞工的聯合奮鬥。」[19]列寧認為社會主義必須靠著向國際擴散革命才能夠成功,而不能孤立在俄羅斯。
1917年俄國革命的確促發了之後的一連串革命潮[20][21][22][23],然而,那些共產主義政黨成功奪取政權的國家,卻都不是馬克思主義預言革命的第一波先發國家-亦即擁有高度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西歐國家。暴力的社會主義革命在德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徹底失敗,使得蘇聯必須獨自發展。在經過許多辯論和解釋辦法爭論後,列寧以新經濟政策替代了戰時共產主義,而他死去之後約瑟夫·史達林掌權,消滅了他的政敵並且鞏固權力,在混亂的1930年代中強硬推行共產工業化,雖然成功達成某些目標[24],也造成龐大的人民死傷受難,和長期的環境災害[24]列夫·托洛茨基的當代追隨者則認為如同列寧和托洛斯基在1920年代所預言的,史達林的「一國之內的社會主義」無法支撐自身。一些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並且稱蘇聯在垮台前很久就已經失去了社會主義國家的面貌。由中國民族主義者所形成的國民黨也有一些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認為中國的革命與共產主義預言的革命不同,主張中國早已經過了封建時期,而是停留在一種呆滯的經濟模式下,也因此他們反對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理論[25]
同時在1920年代,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和馬克思主義者展開一場經濟計算問題的論爭。奧地利經濟學派認為馬克思主義忽略了價格在計算生產成本上之機會成本上的重要角色,也因此認為馬克思主義推廣的社會主義是根本不可行的。
20世紀後半期[編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由蘇聯資助的許多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全世界產生了一波共產革命浪潮,許多這些革命最後導致政權變動和共產主義國家的誕生。然而,不少這些新興社會主義國家並沒有與彼此維持友好的關係,比如蘇聯與中國之間的衝突[26],以及蘇聯與南斯拉夫在1948年的衝突,當時兩國領導人對於如何實踐馬克思主義都抱持著一些不同觀點[27]。許多這些自稱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最終都成了極權主義國家,而經濟上也呆滯不前。此現象引起有關這些國家是否屬於「真正馬克思主義」之爭論,又或者馬克思主義是否根本不適用現實世界。馬克思主義批評者認為馬克思主義本身是導致這些國家種種問題的來源,另一方面,反對史達林主義的托洛斯基追隨者則主張這些國家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缺乏世界性的共產革命,他們認為共產主義若要成功,必須要奪取資本主義已經開發的各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在1959年,菲德爾·卡斯楚藉著七二六運動展開古巴革命,儘管革命最初並非完全是社會主義,卡斯楚在上台後套用了列寧主義形式的社會主義政府,並且與蘇聯結盟[28]。由毛澤東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在1950年代至1976年間進行了一連串的社會主義實驗,企圖徹底消除資本主義對中國的影響,這些運動包括了導致上千萬人因飢荒死亡的大躍進,以及後來的文化大革命。直到毛澤東去世後,改革派的鄧小平得以掌權,展開了市場經濟改革,拋棄了毛澤東既有的路線和政策。
到了1980年代,西方陣營在美國總統隆納·雷根和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的領導下對蘇聯和共產世界展開強硬的施壓,同時在蘇聯內改革派的政治人物以米哈伊爾·戈巴契夫為首在1985年掌權,開始拋棄列寧式的經濟架構並企圖向社會民主主義發展。戈巴契夫的改革,加上蘇聯本身經濟的崩壞,使得蘇聯於1991年崩解,原本數十個在其聯邦下的民族國家則一一獨立,並且全都拋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制度,轉而向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世界上其他許多國家紛紛追隨此一趨勢,從此馬克思主義或是共產主義在全球政治上的影響力基本上被削除,有的話也是被更為溫和的派系例如民主社會主義所取代。馬克思主義也必須面臨環境保護主義運動崛起的挑戰,雖然有部分環保主義者也提出了綜合馬克思主義和環境保護的生態社會主義[29]
21世紀初[編輯]在21世紀初,古巴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保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體的國家。同時期許多拉丁美洲的國家則透過民選選出了一波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左派政府,由委內瑞拉烏戈·查維茲為首,還包括了波利維亞的埃沃·莫拉萊斯厄瓜多拉斐爾·科雷亞、尼加拉瓜的丹尼爾·奧爾特加,這些國家透過美洲玻利瓦爾同盟進行經濟和政治上的結盟,並且對仍然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古巴持友好態度。許多這些國家的領導人都自稱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儘管他們本身都沒有實行列寧主義的路線。
學術界的馬克思主義[編輯]
法蘭克福學派的霍克海默(左前方),阿多諾(右前方)與哈貝馬斯(背景右方), 1965年。


馬克思主義對於歷史和社會的認知在學術界被其追隨者套用到許多領域,包含人類學媒體研究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理論哲學等等[30]。與蘇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主導的官方馬克思主義不同的是,以西歐中歐北美為主的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出了眾多不同的學術界流派。
結構馬克思主義[編輯]主條目:結構馬克思主義
結構馬克思主義(Structural Marxism)是以結構主義出發研究馬克思主義,最主要是由法國理論家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所提出。與70年代之後支配主流學界的人本馬克思主義不同的是,阿爾都塞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研究架構的客觀科學[31],並且認為依據馬克思早期作品衍生的帶有人本色彩的、歷史主義的和包容性高的馬克思主義只是「科學化前的人本意識形態。」[32]
新馬克思主義[編輯]主條目: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開始發展,主要根基於馬克思早年的著作,亦即他還沒有受到恩格斯影響前的作品,那時的馬克思注重的是一種辯證的唯心主義,而非辯證的唯物主義。也因此,新馬克思主義排斥了古典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學成分,包含了更大自由主義的色彩。新馬克思主義者引入了許多馬克斯·韋伯對於社會不平等的理論,尤其是社會地位和權力上的不平等[33]
法蘭克福學派[編輯]主條目:法蘭克福學派
法蘭克福學派是依據新馬克思主義對於社會理論社會調查、和哲學的闡述所產生的[34],此學派在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誕生。法蘭克福學派集結了一群原屬非主流的馬克思主義者、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和一些認為共產主義或是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扭曲了馬克思理論的人。為了解釋西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何以沒有出現無產階級革命、以及為何納粹主義出現在原先經濟上、科技上、文化上都屬先進的德國,法蘭克福學派企圖解釋一些他們認為馬克思所沒有預想到的社會情況。
馬克斯·韋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赫伯特·馬爾庫塞等人的理論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他們強調的「批判理論」試圖克服實證主義唯物主義、和現象學的侷限,並試著重新引進康德的批判哲學以及其後黑格爾等人的德國唯心主義,強調邏輯非矛盾現實必有的屬性。
分析馬克思主義[編輯]主條目:分析馬克思主義
分析馬克思主義(Analytical Marxism)是由一群分析哲學出身的社會科學和哲學學者在1980年代發展出的,他們試著以更嚴謹的邏輯和語言分析來正當化馬克思主義,並且引入現代社會科學被接受的研究理論例如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 theory)。此學派代表者有傑拉德·柯亨等人。
人本馬克思主義[編輯]主條目:人本馬克思主義
人本馬克思主義是專注於馬克思早年著作的流派,尤其是年輕的馬克思在1844年所寫的哲學和經濟學手稿,此時的馬克思剛發展出異化理論,還沒有提出他後期對於資本主義社會更為結構性的論述。人本馬克思主義認為古典的馬克思主義忽略了馬克思早期的著作,比如馬克思1844年的手稿,要直到馬克思成名後的1932年才被出版。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等人批評此流派為「修正主義」。
馬克思女性主義[編輯]主條目:馬克思女性主義
馬克思女性主義是女性主義的一個分支,專注在批判他們認為是資本主義對於女性的剝削或拘束。馬克思女性主義認為私人產權提高了經濟不平等,進而產生男女之間不平衡的性別關係和依賴,並且是女性被壓榨的根源。依據馬克思主義說法,資本主義裡的個體與社會關係是由其社會階級所決定的,馬克思女性主義則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註定了女性的被剝削地位。馬克思女性主義往往聚焦在對於家事分工以及工資不平等上作為他們分析的主要題材。
政治馬克思主義[編輯]

「馬克思主義教了我怎麼認識社會。在認識馬克思主義前我就像是一個瞎子,不知道天南地北。如果你沒有搞懂階級鬥爭的歷史,或者沒搞清楚社會是以有錢或沒錢人來劃分地位的而且有剝削的存在,那麼你就好像在森林裡迷路一樣,不知道任何東西。」


古巴革命家和共產領導人菲德爾·卡斯楚,2009年。[35]



自從19世紀末以來,馬克思主義影響的社會主義政黨便有許多不同的分支,尤其是介於正統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之間,而兩派陣營內也有大量不同的子流派。革命主義的領導人列寧便說:「要以無產階級專政取代資產階級政體,是不可能不經過暴力革命的。」[36]改革派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家麥克爾·哈靈頓(Michael Harrington)則認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晚年都接受了透過議會發展社會主義的方法[37]。在馬克思於1883年去世後,眾多的政治團體和人物分別以馬克思主義作為他們政治和政策的依據,產生許多經常大不相同或互相矛盾地方。「改革派」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支配了第二國際,並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支持他們各自的國家,這使得共產黨人因此與之分裂,成立了他們自己的第三國際
以下的國家在20世紀的某段時間曾經正式的將馬克思主義作為國家意識形態[38]阿爾巴尼亞阿富汗安哥拉貝南保加利亞智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果古巴捷克東德衣索比亞格瑞那達匈牙利蒙古摩爾多瓦莫三比克尼泊爾尼加拉瓜北韓波蘭羅馬尼亞蘇聯(和其附屬國)、南葉門南斯拉夫委內瑞拉越南
社會民主主義[編輯]主條目:社會民主主義
社會民主主義是一種在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開始浮現的政治意識形態,是從馬克思主義的支持者裡分離出來的眾多分支之一。許多政黨在19世紀後半期開始自稱為社會民主主義,其支持者大部分是一些不只是希望引進社會主義、也企圖引進民主制度的人。社會民主主義者否定了社會主義只有透過階級鬥爭、革命以及無產階級專政才能達成的理論,
現代的社會民主主義在於20世紀初期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亦即對於馬克思理論抱持不同看法的兩派人馬。包含了和平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工團主義等許多運動都在那時崛起,經常是伴隨著主流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而來,有些也是因為新的理論浮現而誕生的,許多這些流派往往對馬克思主義抱持著批判的態度。民主社會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可以透過改革而不需要革命達成,而革命社會主義者則強烈批評此論點[39][40],認為任何企圖改革資本主義的嘗試最終都會被腐化而失敗。
儘管他們的分歧,改革派和革命社會主義者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才正式分裂,改革派的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他們各自的國家,而革命社會主義者則認為此舉動是對於勞動階級的背叛,因為他們認為勞動階級是「沒有國家的」、而且也不該為資產階級去戰場上打仗送死。各地的社會主義政黨都產生激烈論爭,比如德國的社會民主黨之間的愛德華·伯恩施坦(改革派)和羅莎·盧森堡(革命派)之間的論爭。最後,1917年的俄國革命使得當時大部分的社會主義政黨分裂,改革派的社會主義者維持了社會民主主義稱號,而革命派的社會主義者則開始自稱為「共產主義者」,並且很快組織了他們自己的共產國際
自從1920年代以來,社會民主主義者與共產主義者之間在理論上的基本差異越加分歧,社會民主主義一詞開始被套用在歐洲各地的工黨上,尤其是德國社民黨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綱領裡徹底拋棄了階級鬥爭的概念。
社會主義[編輯]主條目:社會主義社會主義

發展顯示▼




思想顯示▼




模式顯示▼




變種顯示▼





各國社會主義史顯示▼





人物顯示▼





組織顯示▼





社會主義一詞指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民主社會主義馬克思列寧社會主義,馬克思列寧主義試圖透過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來達成共產主義的最終目標,而民主社會主義則試著以社會改革的方式來達成理想目標,也因此民主社會主義與社會民主主義經常有類似的立場,儘管民主社會主義是屬於更為偏向左派的一方。
馬克思列寧主義型式的政府在蘇聯解體之後便一蹶不起,在名義上自稱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在現在也只剩下寮國越南尼泊爾古巴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方面,以社會主義或民主社會主義為旗幟的政黨則仍然在許多國家存在,並且以社會黨國際第四國際作為代表。
自身定位為社會主義的國家並不一定會以社會主義作為經濟或社會的政策平台,舉例來說,標榜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但有相當規模的市場經濟,而且也缺乏西歐社會民主主義政黨所推廣的、傳統上屬於社會主義政策之一的免費健保。
共產主義[編輯]主條目:共產主義共產主義

基本概念顯示▼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歷史唯物主義
辨證唯物主義
剩餘價值
階級鬥爭
無產階級專政
無階級社會
集體領導
公有制
工人自治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世界革命



特徵顯示▼


共產主義國家
共產黨
共產主義革命
共產主義象徵
共產主義與宗教
共產主義運動



變種顯示▼


馬克思主義 · 列寧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
反修正主義
史達林主義 · 霍查主義
托洛茨基主義 · 盧森堡主義
狄托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卡斯楚主義 · 格瓦拉主義
左翼 · 議會 · 無政府
歐洲 · 世界 · 無國籍
主體思想 · 胡志明思想
鄧小平理論
宗教共產主義 · 基督教共產主義



國際性組織顯示▼


共產主義者同盟
第一國際
第二國際 · 第二半國際
第三國際
第四國際
第五國際



人物顯示▼


格拉克斯·貝巴夫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彼得·克魯泡特金
內斯托爾·馬克諾
羅莎·盧森堡
卡爾·李卜克內西
安東尼奧·葛蘭西
弗拉基米爾·列寧
約瑟夫·史達林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列夫·托洛茨基
毛澤東
鄧小平
胡志明
帕爾米羅·陶里亞蒂
約瑟普·狄托

恩維爾·霍查



相關條目顯示▼


反資本主義
反共主義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左派 / 左翼政治
新階級 · 新左派
後共產主義
原始共產主義
科學共產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經濟學



共產主義主題

許多標榜馬克思主義的政權是由共產主義政黨一黨專政的國家,例如前東德。由於共產黨的專政,這些國家往往被西方政治學家統稱為「共產主義國家」,不過,這些國家其實都自稱自己是「社會主義國家」,並且將共產主義保留為是未來的願景[41],舉例來說,蘇聯的全稱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共產主義國家往往倚賴由國家對資本的所有權和控制而進行的計劃經濟來進行經濟的更動和對土地資源的國有化,由於他們強調對生產工具的集體所有,共產主義國家透過專政的共產黨權力結構來進行各種經濟的決策,反對此種權力中央化的馬克思主義者則稱之為「國家共產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編輯]主條目:馬克思列寧主義
嚴格來說,馬克思列寧主義指的是列寧依據馬克思經濟理論革命社會主義所發展出的列寧主義,不過,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許多政治團體都曾使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詞來形容他們各自的意識形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中心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也就是認為資本主義應該透過革命加以推翻、接著實行無產階級專政、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並且認為此過程中必然有一個打前鋒的「黨」領導無產階級。無產階級專政指的是勞動階級的絕對專政,透過勞工間的直接民主實行,理想中勞工們將會掌控地方政府的實質權力,比如俄羅斯革命後的蘇維埃
列寧主義認為資本主義只能透過革命加以推翻,也就是說,任何企圖以體制內改革資本主義的派系,例如社會民主主義、費邊社會主義、以及非革命的民主社會主義流派,都會因為資本家與無產階級間的根本衝突而必然失敗[41]。列寧主義政黨的首要目標是要教育無產階級,好移除他們被資本家灌輸的階級意識、以及其他「愚民」的思想例如宗教和民族主義。一旦無產階級獲得了獨立的階級意識,黨便會領導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政府,以讓無產階級掌控政治和經濟權力。而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無產階級會透過專政實踐社會主義,此時無論是革命派還是非革命派都會隨著無產階級一同加入社會主義革命的行列。
托洛斯基主義[編輯]主條目:托洛斯基主義
托洛斯基主義是由列夫·托洛茨基所提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托洛斯基自認為是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他同時也支持前鋒黨的概念,並且自視是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擁護人。他在政治上與史達林毛澤東有著巨大的差異,尤其是他認為需要在國際間進行一種「永久革命」。世界上仍然有許多團體和人士自稱是托洛斯基主義的追隨者,雖然他們在理論的解釋和政治上往往有相當的差異。
托洛斯基認為無產階級革命是「永久革命」的來源,並且主張那些沒有經歷過資產階級民主改革或革命的地方(亦即還沒有經過資本主義民主的地方,例如革命前的俄羅斯)必須要透過持續不斷的社會革命才能維持無產階級的革命成果。托洛斯基認為一個新的社會主義國家將無法抵抗來自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威脅,也因此必須要透過將革命擴散出去到世界各地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最好是透過那些有龐大工業勞工人口的已開發國家。在馬克斯主義的光譜上,托洛斯基主義算是更為左派的流派,他們堅持直接民主、反對與「帝國主義」勢力的妥協、並且主張出口革命直到全世界都成為革命的一部分。
毛澤東思想[編輯]主條目: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又稱「毛主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領袖毛澤東依據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的一種馬克思主義流派。
不像早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中以都市勞工無產階級為革命的主角,毛澤東思想將重心放在鄉村的農民身上,毛澤東認為只要經由其他無產階級和黨的領導,農民可以成為構成革命的主要勢力。之所以發展出這樣的理論,除了因為當時中國是一個大多數人務農的國家外,也是中國共產黨在1920和1930年代經過眾多工運失敗和長征累積的經驗形成的。不像其他馬克思列寧主義流派重視大規模的工業化,毛澤東思想認為鄉村的發展是首要前提。另外,毛澤東思想明確的將軍事原則和戰略列為其政治思想的一部分,毛澤東自己的說法為「槍桿子出政權」,他認為農民們可以透過以游擊戰為主的人民戰爭達到革命的目標。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思想被列為官方的政治思想的一部分,然而自從1978年鄧小平的市場經濟改革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導了中國政經發展,也因此共產黨官方對於毛澤東原本意識形態的解讀做出了很大的變動。
批評[編輯]主條目: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來自眾多的政治流派和意識形態,民主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者認為社會主義並不一定需要透過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革命才能達成,無政府主義者則反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概念。而在經濟學上,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如弗里德里希·海耶克則批評馬克思主義忽略了市場在分配資源和協調生產上的角色。卡爾·波普爾則對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提出強烈批判,他主張以歷史主義方法論是缺乏可證偽性的,也因此根本無法判斷其真偽。
包括海耶克在內的數個世代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學者對馬克思主義提出不斷的解構和批判,而且不只包含經濟學,還包含其衍生的科學方法論、社會理論、以及政治理論[42][43]。透過邊際主義的經濟學革命,卡爾·門格爾主觀的價值理論挑戰馬克思主義之勞動價值理論,並且結合眾多古典經濟學家如理察·坎蒂隆勞恩男爵讓-巴蒂斯特·賽伊等人的理論,攻擊馬克思主義運用的歷史主義方法論。門格爾後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如歐根·博姆-巴維克並進一步批判勞動價值理論,指出馬克思對於價值和勞動的定義是自相矛盾的,並且批評馬克思忽略了供給和需求對於價格的影響,並質疑馬克思對這方面概念的解釋一向模稜兩可。包括博姆-巴維克在內和其他眾多新古典主義學者也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與他所提出利潤率趨向下降的理論互相矛盾,如果這種矛盾的確在存,那麼馬克思主義倚賴的剩餘價值剝削理論也就不攻自破了。博姆-巴維克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批判影響之大,即使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學者仍無法對他的批評提出主要的辯護[44]。第三代的奧地利經濟學派如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和海耶克則發起了經濟計算問題的辯論,他們主張若是沒有調節市場機制的自由價格信號,任何形式的市場經濟都或失去效率和意義,米塞斯並且主張「社會主義國家是不可能進行理性的經濟行為的」[45]
一些當代的馬克思主義者則回應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還在發展中的不完整框架,或是在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上有過時的地方,但他們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有其價值。他們往往會將馬克思理論套用到不同的領域或理論框架上,比如法蘭克福學派為首的新馬克思主義流派便是一例。
現代馬克思主義的發展[編輯]伴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的發展和歐美國家債務危機的升級,以資本為核心的經濟模式逐漸顯露出了它的弊端。20世紀初至末期的社會主義浪潮,缺失了經濟技術基礎,信息不透明造成了交流錯失和權利分級、使得階級制度可行。因此現代的多數馬克思主義的國家最終都成了極權主義國家,缺乏經濟基礎也成為了現代社會主義國家失敗與改革的主要原因。近代社會主義思想者劉致屹,主張建立信息對等的生產結構,從而刺激生產積極性,並通過生產設備公有的方式使得生產帶來的附加價值回歸到建立更加先進的生產設施。因而,通過附加價值的合理分別,實現擴大生產規模的提高從而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中勝出。
馬克思主義闡述了由無產階級勞動操作的高效率機械化生產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替少數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產生了剩餘產品並成為剩餘價值,此種剝削關係進而轉化而根本性的矛盾,隨著矛盾的擴大,社會的革命必將發生。馬克思主義預言社會主義會從革命中產生,並將生產工具歸還到集體的手上,依據每個人的「實際勞動」分發利潤,並且依據「需求」而非利潤規劃生產。
近代的馬克思主義主張通過參與自由經濟競爭體現資產共有制的優勢從而實現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階段,而並非通過革命的手段。
具體的方針如下: 一、信息平等公開,建立統一的生產計量單位,從而避免由於信息不對等造成的集權腐敗現象。 二、在部分(國有)企業中試行以生產單位為基礎的分配模式,實現以實際勞動分發利潤。 三、在試點企業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工業水平,進一步發展科學技術以及宏觀規劃生產。 四、參與自由競爭擴大企業規模,進而促進資本市場轉變。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5%85%8B%E6%80%9D%E4%B8%BB%E4%B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