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柏拉圖的理型論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8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9-21 05:46 
219.85.115.144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柏拉圖的理型論
理型論(theory of forms, or theory of ideas)是柏拉圖(Plato)最出名的理論之一。它的基本主張是這樣的︰存在有理型(form,中文或譯為「形式」、「共相」,idea,中文譯為「觀念」、「理念」)這種東西。理型是世間萬物的性質最純粹完美的形式,也使得世間萬物具有它們所具有的那些性質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馬,每一匹馬都不大一樣,有的鬃毛比較長,有的腿比較短,但是我們知道牠們都是馬,這是因為存在有一個馬的理型,牠是一隻最完美的馬,世界上的馬之所以會長成那個樣子(擁有作為一匹馬該有的那些性質)是因為牠們分有(或者摹仿)了馬的理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綠色的,實際上每個綠色的東西看起來可能都不太一樣,有些比較亮,有些比較暗,但是我們知道它們都是綠色的,這是因為存在有一個綠的理型,它是最綠最完美的綠色,世界上那些綠色的東西之所以會是綠色的都是因為它們分有了綠的理型。就像雕刻家臨摹馬的姿態雕刻出作品一樣,世界上的馬也都是理型馬的臨摹。所有的理型都存在於一個神所創造的純粹的世界(pure land),這個世界完全由理型組成,因而一切都是完美的。在呱呱墜地之前,人的靈魂就是居住在這個純粹的世界裡。


柏拉圖提出理型論,大概是基於這些理由︰
  1.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互相類似的,每匹馬都長得差不多、每隻狗都很類似、每座橋都有共同的結構、每個善行都有互通的性質。柏拉圖相信說,就像是要做出一系列相同的作品需要有一個模子一樣,既然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互相類似,一定存在有某個東西作為它們模擬的對象。
  2. 雖然有一些東西在單一面向上彼此並不是完全相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它們在那個面向上共同具有的性質。例如雖然每顆球都不太一樣,有的比較大有的比較小,有的比較扁有的比較圓,我們還是可以認出這些球所共有的性質︰「圓」。柏拉圖認為這是因為人的靈魂曾經在純粹世界看過理型圓,所以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經由接觸大大小小的圓而回憶起它們共通的圓的性質。
  3. 有一些知識似乎是不需要經驗就能得到的。在對話錄《美諾》篇裡,柏拉圖藉由蘇格拉底和美諾的奴隸的對話顯示說,雖然沒受過教育的奴隸什麼都不懂,但是在經過一些暗示,還是可以展現出對於幾何學定理的掌握。柏拉圖相信這也是人類回憶起在純粹世界的美好時光的例子。
  4. 有一些人相信說我們之所以會擁有各種東西的概念,是因為我們對於感官經驗進行歸納,我們擁有正方形的概念,是因為我們看過正方形;我們擁有溫暖的概念,是因為我們經驗過溫暖。但是這個理論無法說明我們為什麼會擁有「最完美」這個概念,因為很顯然我們沒有經驗過任何最完美的東西。柏拉圖相信理型論為這個難題提供了合理的解答︰我們知道「最完美」這個概念,是因為我們逛過純粹世界,那裡什麼鬼東西都有。
  5. 我們似乎可以說世界上的東西總是蘊含著矛盾︰有一些行為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善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不是善的;梅花鹿和狗比起來很高,站在大象旁邊又顯得矮了。柏拉圖認為知識的對象不可能蘊含矛盾,是故感官所帶來的東西是虛幻的,不能帶來知識的。所以,我們的知識的對象一定是某些不矛盾、純粹的東西,對於這些東西來說,如果它是善的,它就不會是不善的;如果它是高的,它就不會是矮的。這種東西顯然在感官世界找不到,因此一定是來自於純粹世界。

理型論在形而上的蘊含(理型存在,並且是萬物的性質的來源)和知識論上的蘊含(知識全部都來自於回憶)一般來說在當代沒有多少哲學家接受。沒有人會相信真的存在有一個理型構成的世界,世間萬物之所以長成那個樣子都是因為分有了理型。也沒有人會相信人的靈魂曾經和一堆理型住在一起,而出生之後的學習其實只是把過去的記憶慢慢回想起來。前面支持理型論的五個理由裡事實上都存在著錯誤,但是我打算略過它們,直接討論一些理型論本身的問題。至於那些錯誤是什麼,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想想看。

理型論是個很粗糙的理論,柏拉圖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一大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加上後代哲學家的補充,理型論的內部問題大概有︰
  1. 理型論混淆了性質本身和性質的載體(bearer)。馬之所以為馬,是因為馬具有「是馬」這個性質(或者說,「馬性」),然而,「馬性」雖然可以讓具有它的東西變成馬,但是它本身只是一個性質,而不會是馬。理型論主張理型馬也是馬,違反直覺。
  2. 根據理型論,一個行為是正義的是因為它分有「正義」這個理型。理型是純粹的東西,不需依賴其它東西而存在(現實世界的正義必須依附在行為或是政策上才能展現),所以在理型世界我們應該期望看到的不是純粹正義的行為,而是正義本身,我們可以勉強想像一匹完美的馬在純粹世界的完美草原奔馳,但是正義的理型本身在理型世界獨立存在?那會是什麼鬼樣子?
  3. 當事物分有一個理型的時候,是分有理型的一部分還是分有理型的全部? 如果是分有全部,理型要如何同時在不一樣的地方整個出現?如果是分有部份的話,那麼理性就不再是純粹不可分割的了,而且這會惹來一些麻煩,我們知道兩個東西會相等是因為分有了「相等」的理型,但如果只是分有了部份的「相等」的話,似乎我們就不能說它們是真正的相等了。
  4. 理型論蘊含理型的無限增生。柏拉圖認為事物的共通性都是來自於分有同一個理型,世界上所有大的東西具有共通性︰它們都很大,所以我們知道它們都分有了「大」這個理型。但根據柏拉圖,「大」這個理型本身也是大的,因此「大」這個理型,和其它的大東西之間也有共通性︰它們都很大,所以我們必須假設另外存在一個「大」的理型2號,來支持「大」的理型1號和那些大的東西之間的共通性,這樣下去沒完沒了,似乎我們需要數都數不完的理型...
  5. 根據柏拉圖,萬物的性質都是來自於那些存在在完美的純粹世界的理型。但是我們知道路邊的大便也具有「是大便」這樣的性質,那麼完美的純粹世界是不是也存在有最完美的大便?另外除了大便之外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應該要存在的不太好的理型,例如貪污的理型、嘔吐的理型等等...這些東西都在純粹世界裡面嗎?如果是的話,那麼純粹世界還會是一個完美的令人嚮往的世界嗎?如果不是的話,為什麼那些東西可以不經由理型就具有他們所具有的那些性質?

基本上我相信對於上述所有的反駁,死忠支持理型論的人都可以藉由頂多作些小修改來避開,例如針對(1),支持者可以澄清說,雖然馬的性質本身不會是馬,可是理型不是性質,理型是「萬物一旦分有了它,就會產生(相對應的)性質」的東西,理性是性質的來源,而非性質。因此,說理型馬是一匹馬沒什麼不對的。針對(2),正義可以獨立存在這件事的確很難想像,不過那是純粹世界啊,在神創的世界裡面沒有什麼不可能的。如此這般,我相信要為理型論自圓其說並不困難,然而這並不代表我接受理型論。我認為我們不該相信理型論,不過我的想法是基於另外的理由。

我認為,嚴謹地考慮起來,後來的哲學家不接受理型論大概不會是基於理型論的內部困難,而是因為原來支持理型論的那些理由,也就是那些在古希臘時代倚靠理型論加以解釋的令人困惑的現象,隨著學術的進步,都漸漸有了更好的解釋。這些解釋更符合直覺,而且不需要預設另外一個世界之類的奇怪東西。

http://phiphicake.blogspot.com/2008/05/blog-post_4164.html

「發現」完美的典型─拉圖思想要旨

傅佩榮


許多人聽到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大名,就說他是「唯心論」或「觀念論」,這實在是莫大的誤解。為了說明這其中的曲直,首先要分辨兩個詞,就是「發現」與「發明」。
柏拉圖認為,我們感官所接觸的現實世界一直在變化之中,既然它在變化,就沒有真實可言。如此一來,人類的知識不是建築在沙灘上的房屋,一點都不牢靠嗎?因此,知識的來源不能是感官經驗,而必須是人的理性能力。見聞所得只是臆測與幻想,而理性思考的對象則是恆存不變的「理型」。是理性「發現」理型,而不是「發明」之。
譬如,我「看到」一頭動物,並且「知道」牠是牛。天下沒有兩頭牛是完全一樣的,但我為何可以用一個「牛」概念來指涉所有的牛呢?那是因為我在不同的牛身上「發現」了「牛的理型」,亦即牛之所以為牛的要素。通常我們會舉類似的例子來說明一個概念與其個別事例之間的關係,但這正是柏拉圖所極力避免的。
他對自然界的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所關心的是人在道德上與審美上的理型,因為由此可以安頓人的生命。譬如,當我說「張三是勇敢的人」,就預設了我「知道」什麼是勇敢。如果不先知道「勇敢之所以為勇敢」的完美典型,我如何可能正確判斷誰是勇敢的人呢?
依此類推,柏拉圖在他的《對話錄》反覆探索的正是「善、虔誠、節制、美、愛、正義」等。這些都直接涉及人生的抉擇。他秉承蘇格拉底的教誨,認為一個人若不知道什麼是善,他就不可能行善。即使他的作為從外表看來合乎大家對善的要求,我們也不能說他真正在行善。換言之,他只是碰巧做對了一次。沒有知識,一切德行都是僥倖的產物,稍遇考驗、挫折或挑戰,就放棄原則了。
但是,所謂「發現理型」,又是怎麼回事?柏拉圖主張:「理性」是靈魂的主要功能,靈魂在降臨此世之前早已熟悉理型世界的眾多理型,只是在出生時與身體結合的那一瞬間「忘記」了理型。於是,知識成了「回憶」,就是要回憶起靈魂所忘記的理型。我們對「真、善、美」這些珍貴的價值,不是常有「似曾相識」的直覺嗎?羅馬時代的哲學家埃比克泰特﹙Epictetus, 50-138﹚說:「當你毫無私心地贊美時,你贊美誰呢?你贊美義人還是不義的人?謙虛的人還是傲慢的人?節制的人還是放縱的人?」他的說法有一個前提,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分辨」像「正義、謙虛、節制」這一類德行。但是真的如此嗎?
柏拉圖的努力正在於此。即使所有的人都嚮往「真、善、美、愛、溫良、虔誠」這些德行,好像大家的靈魂對於已經遺忘的理型還留有依稀的印象,但是誰來真正確認這些德行的本質呢?答案是:哲學家。
蘇格拉底說:「我非智者,愛智而已。」哲學家正是愛智者。柏拉圖為此提出一套教育設計。首先,在青少年階段,無論是遊戲、運動、音樂、讀書與寫字,目的都在於「控制內在的混亂狀態,設法做到自我調適」。其次,要學習算術、幾何學與天文學,由此認識外在世界。柏拉圖在四十歲時創辦了歐洲第一所「學院」,學院門楣上刻著一句話:「不懂幾何學的人,請勿進入。」理由是:幾何學是一門「抽象」的學問,要求我們不可執著於具體的東西。譬如,我們所見的是圓形之物與方形之物,但卻未曾見過圓形與方形。圓形與方形在實際上並不存在,它們是理性從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結果。如果缺少這樣的抽象能力,又怎能藉由理性去「發現」理型呢?
然而,這樣說並不表示理型也是由抽象得來的。理型若是抽象的產物,不是近似人的理性所「發明」的嗎?在此所謂「發明」,是指廣義的用法,亦即一旦脫離了人的理性,就根本不能存在,或者即使存在也不是它本來的樣子。近代德國盛行的唯心論即是如此主張,而柏拉圖則大異其趣。
為了「發現」理型,柏拉圖使用了辯證法。辯證法的具體操作類似「對話」,先由正反雙方各自陳述,互相照見對方的盲點,也留意到自身的限制;然後往上綜合及提升,抵達更高的概括性;最後則歸結於「善」的理型。「善自身」有如太陽,以其光明照亮世界,使萬物依高低層次而存在。「善的理型」是統合的整體,因為它提供了一切價值的基礎。柏拉圖的「善」與「存在」成了同義詞,目的是要提醒世人:人生應該追求心靈的完美典型。
柏拉圖的期許是:哲學家應該具備永恆理型的知識,其中蘊含一套對價值的真正意識,對主導世界的原理有所了解,對真與美的愛,以及高度發展的推理能力。他說:「除非由哲學家擔任統治的君王,或者讓那些帶著君王或統治者名號的人,真誠而適當地研究哲學」,否則「任何城邦都無法免於陷入罪惡的結局。」
柏拉圖心目中的哲學家未必真的存在,但是他鼓勵人們擺脫現實世界的誘惑,追求心靈的成長與完美,則至今仍有參考價值。人若「發現」自己的幸福在於培養德行,並且宇宙萬物是統合於「善」的理型之中,則這樣的覺悟將成為人生的轉捩點。

http://www.cdd.org.tw/Costantinian/545/54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