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10 08:58[書] 瘋女天機之《鏡像姊妹》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6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5-9-2 18:10 
219.85.251.211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圖片連結至[皇冠讀樂網:鏡像姊妹 The Asylum Prophecies]

怎麼說呢,這本書從開頭我就看得一頭霧水。
先看這書名,又發現是《第五位莎莉》跟《二十四個比利》作者的新作品,,然後又有王浩威跟鄧惠文的推薦,大概就知道內容是關於多重人格了(好吧或者說解離性人格疾患)。但我現在才知道原來創作時間順序是《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最早,然後《第五位莎莉》,接著才是《二十四個比利》。我自己看的順序是高中從莎莉開始,然後比利、比利戰爭,事隔多年上大學才看倉鼠的。這本新作我看完後不知該作何感想,因為從開頭我就覺得很疑惑,當我稍微釋懷想要享受劇情的時候這些不解又不停反覆被喚起,如果不是因為在租書店看不方便折角畫線整本書應該會被我搞得亂七八糟,即便看完回來稍微翻了一下資料,很多主要構成我還是覺得很怪啊,如果沒有拿著書在手上把所有我覺得奇怪的地方條列出來並且找到合理的解釋注定沒辦法安心寫感想,於是邊寫邊看完康熙來了和CSI我還不知該如何下手。
簡單來說,從開頭就出現「邊緣型人格跟戲劇型人格引起的精神分裂症」這種敘述讓我覺得很不安。這不是直接引用的原文,但不會相差太多。我原本以為是偶有失筆或者翻譯不當,但綜觀整體劇情卻非如此,除了出現清楚的「妄想型精神分裂症」這樣的診斷足以排除是誤將「解離」與「精神分裂」混用之外,即使到了故事最後也還一直出現類似的說法,而且這種混用在中文比較容易出現,如果是原文差異會很大(但我不想去找原文重讀一次,而且書好貴)。從劇中護士的敘述「我要告訴你爸你又在跟你死去的妹妹對話」可以推論,主角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行為被認為有幻聽進而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但被診斷的過程在書中不曾被提及,應該也不是作者想寫的重點)。但這就產生第二個問題,如果主角是雙重人格(這個稱呼字數比較少),人格中的姊姊會跟妹妹對話嗎,實際發出聲音的對話,在旁人眼中是自言自語的那種對話?沒有唸過書我實在不敢妄下斷言,但把人格疾患跟精分攪在一起這問題很明顯,五軸診斷也在不同的位置,怎麼會有BPD跟NPD引發精分這種說法,而且還以此構成主角的所有特性。如果說是把精神分裂症跟解離性疾患混淆,改成NPD和BPD引起的解離,這樣還比較說得過去。但到底會不會,多重人格之間能不能彼此溝通?就說我從來沒唸過解離性疾患啊,書裡面主角的兩個人格不停在對話就是了。
引用一段書中的文字,「病名為人格分裂和戲劇型加邊緣型人格異常」,姑且認定以此作為標準。主角產生人格分裂的原因,因雙重人格而起的遭遇,治療的過程完全不是這本書的重點。換句話說,如果抱持著看莎莉跟比利的心情來看這本書會非常失望。是說現在也不太記得那兩本書的內容了(莎莉的結局倒還記得滿清楚的),但當時對於精神科毫無概念,如果現在重看莎莉跟比利,說不定評價會大幅下降也說不定。主角是唯一知道隱含恐怖攻擊重要內容的預言詩之人,但被醫生父親以催眠封印在意識底層,兩批恐怖份子因此為了預言詩爭相搶奪主角,其中一方試圖引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以控制主角,另一方則是熟知主角病情的偽裝護士,試圖繞過催眠暗示發掘恐怖攻擊的重要細節。主角的雙重人格在這裡面比較像是角色的主要武器跟備用武器,或者是切換不同屬性人物以利進行遊戲,有需要戲劇型人格或者邊緣型人格的時候就把他叫出來用,而且說真的,沒怎麼用到。
按照劇情以及作者著墨比重來說,以預言詩隱藏的恐怖攻擊才是故事主軸,主角的人格疾患比較像是用來讓場面好看的,雙重人格根本無關痛癢。換句話說,如果主角只是兼有BPD與NPD而不是雙重人格,這故事還是演得下去,而且未必會比較不精彩。引用文案的一段話,「他們都說她病了,但芮文卻跟她的另一個人格和平共處,那是她早夭的妹妹,卻在芮文體內發展成大膽粗魯的性格」,這聽起來像不像是死去的雙胞胎妹妹腦袋長在活著的姊姊身上,或者像是怪醫秦博士裡從被切除的畸胎瘤誕生出珮珮一樣,而且還更有靈異感,因為不是實質上的共存。但書裡根本就不是這麼一回事啊,這所謂的妹妹是主角的另外一個人格,跟他那早夭的妹妹沒啥實質上的關係,而且這個人格上的妹妹是為了防衛主角幼年的創傷而產生的,充其量只是被冠上妹妹的稱呼罷了,只能說文案的介紹真是引人誤會。看看原本的書名 The Asylum Prophecies ,指的應該是精神病院裡的預言,也就是整段故事的開頭,如果翻譯成「瘋女天機」這種貼切(但很爛)的書名我看完就不會這麼牢騷滿腹(但更可能根本不會看吧)。
好啦,我承認覺得被騙了嘛,我原本以為是關於雙重人格的書啊,結果根本是部動作劇情片,牽扯了歷史背景在內欺負我這種腦袋沒有發育出史地區的半殘生物,男主角(哪來的男主角?)可以找布魯斯威利或者尼古拉斯凱吉來演的那種。在這種心情下我實在沒辦法說我喜歡這本書,好不好看就見仁見智了。扣除這點,在邊緣型人格的角色塑造來說,其實有加分,但如果提到戲劇型人格其實還是很薄弱啊,戲份都在BPD身上,NPD的味道好淡而且都是出來給人打的,明明出現時間比較多的是NPD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真的在病房接觸過BPD的患者所以對BPD比較敏感,NPD這麼有特色的人格疾患我想不起一點代表作為,書裡主角害怕被遺棄的恐懼以及善於操弄的手段感覺倒是很寫實,可是這些都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時候才浮現,而且跟真正的病人比起來實在是很客氣了,我覺得看看PTT上板友的行為可能都有得拼。總而言之我覺得在名稱上給予BPD+NPD+DID這麼沈重的要求,卻使得他骨子裡如此虛弱,拍成電影可能真的會變成杜根探員當男主角,女主角淪為(不同花色的兩支)花瓶。
看完後認真的問題是:邊緣型人格是不是比一般人或者其他人格疾患容易引發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沒唸過不知道。
大概就這樣吧,一直在質疑設定的情況下,實在沒辦法從中得到太多樂趣。
http://teasheep.pixnet.net/blog/post/26772160-%5B%E6%9B%B8%5D-%E7%98%8B%E5%A5%B3%E5%A4%A9%E6%A9%9F%E4%B9%8B%E3%80%8A%E9%8F%A1%E5%83%8F%E5%A7%8A%E5%A6%B9%E3%80%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