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治療室裡的多重人格故事——專訪臨床心理師張艾如
無頭像
s6351301

註冊 2013-3-2
用戶註冊天數 4074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4-10-22 16:25 
125.227.137.187
分享  私人訊息  頂部
治療室裡的多重人格故事——專訪臨床心理師張艾如

張艾如小檔案
台大心研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生。
現為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精神學科講師、三總精神醫學部臨床心理師、空大兼任講
師。數年前加入「國際解離學會」, 是國內唯一舉辦精神醫學領域的解離性身分
疾患(DID)主題專業繼續教育/工作坊的人士。
◆經典語錄:「我的多重人格個案,教會我最重要的人生課題──並存的重要性。
生活裡的許多困境,不是只有對或錯兩種選擇,而是該如何協調彼此的觀點,做
出最好的抉擇。因此當我陷入困境時,我會想起我的個案們,個個都在盡力地為
他們的人生努力、奮鬥;所以為了讓結果更美好,更需努力找出第三種、甚至第
四種選擇。」

治療室裡的多重人格故事
—專訪臨床心理師張艾如—
【張老師月刊】第353期
文=楊雅亭.攝影=黃念謹 2007-04-25
張艾如
心靈之美心理治療所院長/臨床心理師/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 委員暨 台灣分會 (TSSTD) 創會人
一場心靈意識的鬥智遊戲
「我們的存在就像蜘蛛網,消長是為了因應不
同的生存環境。」——DID 患者
那一天軍醫院來了一位士兵,傳聞他在部隊上
的表現令人匪夷所思,有時看似精明,有時卻
連最簡單的口訣都答不出來,甚至說話的語氣
像個孩子。於是這位士兵被帶到精神科做鑑
定,當IQ 測驗進行到一半,他神色一轉,放
下筆,看著臨床心理師張艾如說:「妳幹麻一
直要他做呢?我們幫他做就好了,他不會的。」
「是精神分裂症嗎?!」張艾如心想,開始問說:「平常你有沒有聽
到什麼聲音?」
「有啊!」士兵回答。
「你覺得周圍的人會害你嗎?」張艾如推敲追問。
「沒有,我們從小就在一起,都互相幫忙的。」士兵回答。
「你是指周遭的朋友嗎?」疑惑愈來愈多,張艾如繼續追問。
「不是啊,我們都是在裡面,是在一起的。」士兵毫不遮掩地說。

「什麼在裡面?!為何我一句話都聽不懂。」謎樣的敘述環繞著張艾如。
士兵兀自地說起:「我們有很多不同的人,○○是負責做事的,□□
是負責生氣的,還有……」


「夜晚到了,換我出來好不好?」一個聲音出現了。「ㄟ,你的藥吃
完了,那我的呢?」另一種聲音又出現了,不同的人格說起自己的需
求,與幻聽相同嗎?


他,是張艾如七年前遇見的第一位多重人格(DID)病患!
DID 令人難以置信的想像向來吸引人,張艾如告訴我們,「三面夏娃」
中副人格抱著貓前去會談,但是當主人格回身後卻開始對貓過敏;而
她自己的一位個案,當他的副人格出現時,高度近視的視力竟然恢復
了……。「他們的存在顛覆正統醫學的教育,」張艾如嘆息說,「至
今我們還是無法解釋,同一個身體如何出現不同的體質、性情,甚至
腦電波反應。」


然而,要發現DID 並不容易,有的醫師終其一生僅能遇見三、兩位個
案,有人說,這是因為東方文化的獨特性,DID 很容易與「靈魂附身」
畫上等號,於是他們很少進入醫療體系;但也有人說,因為DID 很容
易被誤診。但是在這家軍醫院,張艾如發現的個案比我們想像的還要
多,而且以男性居多
註1




張艾如解釋說,除了是因為軍醫院的獨特體系(族群多是軍人、兵役篩檢制度),
讓潛藏個案可以被發現,也是
因為這群個案教她聽懂,目前的診斷手冊描述得尚未詳盡的「徵候群」。
她進一步說明,只看單一徵狀,個案很容易被誤診為是憂鬱症、躁鬱
症,或精神分裂症;所以要整體診斷,他們普遍會反應說:「有好多
不是耳朵聽到的聲音」,如果不繼續追問,瞭解那其實是「內在有好
多訊息不斷冒出」,是來自內在的,就很容易以為是幻聽。
五年後,張艾如帶著她的觀察與疑惑,加入了「國際解離學會」(今
年更名為「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她是唯一的台灣會員),並發表

了一篇〈DID 的四種併存狀態〉註2

研究報告,描述了DID 的其他類型,
非只有好萊塢電影「三面夏娃」再現的模式。而國際上也普遍同意,
主人格知道副人格存在的比率事實上也比不知道的多,未來的診斷手
冊DSM-V 即將改寫。
回到先前的士兵故事,張艾如笑著說,他屬於「內在家族系統」類型,
是最好治療的,因為主、副人格可以彼此合作、溝通,也很清楚對方
的存在價值,生活中如果沒太大的困擾,個案通常也不會回診。我們
想起身旁的幾位朋友,他們的「人格面具」轉換得出神入化,也許也
是潛在DID 吧!
「變成一個完整的『自我』,往往成了他們的最大困擾。」張艾如告
訴我們,有一次士兵的母親來看孩子了,她先請這些副人格出來簽個
名,副人格看到母親都喊了聲:「媽!」結果士兵媽媽氣得大叫:「我
只有一個兒子!」隔天這群副人格紛紛跳腳說:「『他』的媽媽好殘
忍,竟要把我們變成『一個人』,可是我們開完會,還是不知道誰該
消失……。」


如果說,每一個存在都是為了因應環境而生,那麼誰又該消失呢?
「如果我把自己變成貓,是否就安全了?翅膀、動物……,都是我渴
望逃脫苦境的象徵。」——DID 患者
心理學家普遍同意,性格是複雜的構造,它很可能在某些特定的狀況
下分裂破碎。為了生存,有時候,個體必須接受不同環境的「行動暗
示」。張艾如感嘆道,「DID 幾乎都逃不了兒時的創傷,無論是重複
性的創傷,或是一次劇烈的傷痛。」
一位個案回溯自己的生命史,重新看見了那年父母接連去世,她是怎
麼由一位嬌嬌女變成早熟的孤兒。當她不聽話,她被祖父母哭訴著,
於是她接收了環境的「行動暗示」,戴上「小大人」的人格面具,開
始安慰長輩。但孩子的內在仍有太多情緒,為了生存,防衛機制出現
了,它分出一個人格來承接她的痛苦,有時也分出另一個天真的小孩


人格來平衡傷痛。於是我們不難理解,為何主人格總以孩子的模樣出
現,正象徵著他們是受創記憶的承受者,抑或是希望可以停留住最快
樂的童年時光。
所以張艾如提醒我們,「大人的EQ 影響孩子的命運」,有些高教育水
準的父母對孩子過度要求,或是以「忽略」來處罰孩子,都可能造成
孩子極大的痛苦。有的孩子過度迎合父母的期待,而收斂起自己的情
緒,甚至不自覺地走到腳起水泡、無法控制地想毀掉自己,這些解離
症徵兆,都可能是未來DID 的壤土。
另外,DID 源自破碎家庭的比例極高,「但重點不是離婚本身,而是
離婚後,父母有沒有關注到孩子的矛盾情緒。」雖然有研究認為「只
要有替代角色就行了」,但許多個案卻表示,他們還是充滿了心理衝
突,畢竟除了血濃於水,在心理層面上,父母親仍具無可取代的重要
意義。


而不斷變動的環境下也可能造成孩子的認知失調,如寄人籬下、主要
照顧者不停更換,或是從小移民到國外,以致於孩子不知道能依附誰,
更影響孩子日後的客體關係、自我認知,甚至有的個案會說,「我從
小就像行屍走肉般,連天使都是假的、都是邪惡的。」
正因為這些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副人格也慢慢潛伏在潛意識的世界
裡,直到有一天,個案經歷了特殊事件或是壓力情境,例如,當眾被
老師叫出來羞辱,從小累積的負面感受被喚起,「適切的暗號出現!」
終於某個副人格衝出表態說:「這件事交給我,讓我來幫你解決!」
小標:一個人格掉入水中,痛苦、掙扎;一個人格躲進黑暗的箱子裡,
那是他們的過去嗎?我不願輕易追問,除非他們準備好。
然而張艾如並沒有以「探索創傷史」做為唯一的療癒之道,她說,「我
相信每個DID 都存在著自我療癒的力量,如果主人格或副人格沒有準
備好,我們不一定要挖掘他們的過去,而是讓他們學習面對自己,關
懷、安撫內在受傷的自我。」


一位男孩在同學的挑釁下,「暴力型的副人格」挺身而出,他拿起手
中的竹籤往同學的眼睛一戳,副人格解救了男孩,但男孩也因此待在
醫院裡。「讓主人格知道副人格存在的意義與任務,是重要的。」張
艾如向男孩解釋,因為男孩從小到大常常被欺負,是不想男孩再被傷
害,而出現了這個暴力人格,誓死盡責保護主人格與整個生命體。
「這是你的家人為你冒著生命危險,你的生命共同體會很在乎你,你
也要學習長大。」張艾如告訴男孩,當別人在開你玩笑,主人格要學
習立刻跳出來化解、重新承擔起責任。於是她目前的療癒取向為「內
在家族系統」治療觀,只要彼此運作得宜,不一定要合成一個「人格」;
何時融合成一個人格,或保有幾個不同任務取向、共同合作的人格併
存,皆應交由個案本身的生命共同體自己決定,而非由醫療人員決定
的。


而最難治療的是「找不到主人格」的DID,她曾經發現同時存在二、
三十種以上副人格的DID,這群人格像選班代般,不斷更換對外代表,
但他們卻都可以隱約感覺到——「好像有某一種高層在影響我們、監
督我們。」


這又是一場心靈意識的鬥智遊戲。
訪談結束後,我們的腦海不禁盤旋著一位DID 的自訴:「看不見的,
不見得就是不存在。就像電流,你,能說它不存在嗎?」想起採訪前,
走在布滿鐵窗的天橋上,看到一個中年女性迎面走來,她的眼睛斜斜
地看著我們,嘴唇喃喃自語,我們揪著害怕的心快速離去。中年女人
的世界究竟怎麼了、DID 的世界轉換又是怎麼了,還有我們內在的揪
緊害怕又意味了什麼,這一切心靈的神祕之海,或許還待時間的慢慢
揭曉。
《How to篇》5 則小提醒:我家有多重人格患者
前言:我們要學會,不要累積現在的負向能量,才能生出新的力量面


對傷痛的過去。多重人格患者的「變臉」考驗著常人對「可預期」關
係的渴望,更考驗著患者的自我認同,情感糾葛可想而知,當家有多
重人格患者,怎麼辦?以下是張艾如的提醒:



提醒 1:吃了什麼藥?
一般來說,抗精神疾病的用藥,副作用多,容易讓人昏沈,於是副
人格出現的機率也提高,有的醫師因而誤認為病人是狀況不穩,而加
重藥量,結果愈醫愈不好。
多重人格患者多半會出現憂鬱症等情緒困擾,因此建議除了以心理
治療為主外,也必須服用情緒調節的藥物;若是情緒焦慮者,則給予
藥量較輕的抗焦慮藥,切記藥量過量會削弱意識的主控權,如果副人
格群的恨意尚未抒解完全,此時的個案很容易出狀況。
簡言之,安眠藥、抗焦慮藥、抗精神病藥,這類藥物容易讓人進入
下意識狀態,因此副人格會轉換得更快、失控行為也更多,有的主人
格甚至會因此認為自己是不是瘋了,或是無法正常地生活。



提醒 2:不要以為是附身
有個案告訴我,他的父親要他吃香灰,但他內在的副人格們不斷對
話說,「誰怕誰,我們大家都是在一起的,不是『外來』的。」一般
來說,附身是外在靈體的侵入,而多重人格是內在的自我分裂,兩者
截然不同。
通常我會用「葡萄原理」(ego state theory)跟家屬說明每個人都有
不同的面向,就像每顆葡萄代表單一的人格面向,都在進行能力與情
緒的分工; 所謂的「統整型人格/自我」就像是一串完整的葡萄,如
果一般人像是溫室裡成長的幸福葡萄,因而有個意識下較完整的自
我,那麼從小創傷不斷的DID 便彷彿風吹雨打中成長的葡萄,小葡萄


原本便長得較為鬆動、甚至長不大,某天一旦置身壓力情境之下,便
宛如突然刮來一陣颱風,有些小葡萄便會因承不住壓力而掉落了,多
重人格就因此形成了,而這些副人格(或葡萄)都在提醒我們,「『我』
的存在與某件重大事件相關」、「『我』意味著某種性格或情緒的整合
狀態」。




提醒 3:不是要追究責任
有的家屬擔心會東窗事發,因為他們會被指責為加害人(如情緒失控
或病態地傷害孩子),有的家屬卻是一時的無心之過而傷了孩子,知道
原委後,有些父母會懊悔地哭泣,這時我們就會跟她說:「我們明白妳
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的,但我們相信環境的改變,會讓孩子愈來愈
好」,讓家長明白我們不是要追究責任,而是要一起努力釋放孩子過去
的創傷。




提醒 4:記得穩住情緒
如果父母不瞭解多重人格的存在本質,當孩子自殺或是出現傷人的
行為時,過度責罵孩子,結果爆發了另一個導火線——加速保護者、
暴力型等副人格產生。我再次強調家人要關心孩子,但不是要配合他、
哄騙他,而是要關照到孩子的不同狀況。還有,要穩住情緒、不能在
孩子面前表現害怕的情緒,不然「失控行為或暴力」人格會認為家人
是可以控制、家人是欠我的,或另一個極端地更加對家人懷恨在心。



提醒 5:能量不滅定律
即便是高危險群(環境適應障礙者、成癮症、校園割腕族、新厭食
族……等)只要懂得關照情緒,都能預防葡萄掉落的機會。我相信能
量不滅定律,能量一定要有出口,特別是負向能量,不然身心就會出

現各種症狀。所以我們要先學會:不要累積現在的負向能量,就會逐
漸生出力量去面對過去的負向經驗,還有必須學習相信事情沒有很困
難、也不是那麼令人可怕。



註 1
外的個案研究多女性(因家暴或性侵害而就醫),於是張的男性個
案自然引人好奇。「有任何本土與性別上的新發現嗎?」我們問。張
艾如坦然說,也許是接受西方教育使然,到現在仍無法具體回答哪
些是本土的獨特發現。另外,在性別差異上,她從關心(care)與控
制(control)兩部分來看雙親對男性個案的影響,初步結果發現,
成長中男性對父親角色的重要性,高於對母親的情感依附;且來自
童年長期的同學傷害也是不可忽略的。




註 2

根據臨床經驗,張將DID 分成四種並存狀態:1.主人格不知道副人
格的存在,且無法得知副人格的外顯行為 (無法覺察、關係不和諧);
2.主人格知道副人格的存在,但無法得知副人格的外顯行為 (無法覺
察、關係不和諧);3.主人格知道副人格的存在,但無法掌控或放任
副人格的外顯行為 (得以覺察、關係不和諧);4. 主人格知道副人格
的存在,且副人格的外顯行為少有失控行為 (得以覺察、關係和諧)。


【本文9605 投稿於張老師月刊第 353 期五月號】


http://www.nhcue.edu.tw/~spec/4/99/99100203.pdf